本书从1895年电影诞生至今的历史上,精选了世界电影史上重要电影运动的宣言、倡议书、公开信,其内容涵盖了电影创作、电影技术、电影美学、电影保护和民族电影运动等领域,作者从爱森斯坦、卓别林这些早期重要导演,也包括安东尼奥尼、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大师参与撰写的电影运动宣言文章,有拉丁美洲电影运动的著名文献,也有道格玛95这些数
本书为一部手工艺传统研究文集。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文明发端即存续发展的造物实践,在数千年积淀传承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视觉形态、技艺经验和文化精神,其演进嬗变亦深刻反映文明变迁的要素与联系。观照手工艺发展的历史现象与本质规律,分析手工艺传统与现当代设计的内在联系,观察把握设计的现实与趋势,有助于从手工艺与设计之文脉贯通的意义上
这一本性别与媒介研究方向的个人论文集。全书分为四辑,从大众媒介传播的多个面向来进行性别视角的讨论。作者既注意避免量化的研究方法对统计数字的过分倚重而忽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不足,同时也注意弥补某些意识形态分析中过分倚重个体体验而忽视实证论据的遗憾,是在新闻传播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进行跨学科尝试的结果。全书逻辑清晰,主
本书选取了4个CTD-ILD临床经典诊疗案例并以其为原型绘制科普漫画,同时在每个科普漫画故事结束后补充引入其他疾病诊疗知识,通过真实就医场景的漫画呈现与通俗易懂的语句,用医患沟通对话的方式,把CTD-ILD基本知识、就诊流程、检验检查、诊断要点、治疗方案、病情转归、自我管理等内容展示给读者,使读者能了解CTD-ILD诊
本书主要从货币思想史的角度出发,考察晚明时期从“银为上币”到“银钱两权”的货币思想转型。明代货币史历来是明史研究的重点,而有关货币白银化的研究又是明代货币史研究的重点,从嘉万时期的”重钱轻银”思想,到明清之际的”废银用钱”思想贯穿了货币白银化批判思潮。本书聚焦于货币白银化的产生机理、演进过程、赋役折银与国家财政制度的转
《父亲的声音》是一本书信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写给青春期儿子的信件。信中的内容都是人生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关于应追求什么样的爱情与婚姻;关于自由与博爱的价值倡导;关于对学习、工作和成功应有怎样的态度;还有,大到何为幸福、勇气,小到如何花钱、择友,等等。每一封信就是一篇小品文,有着较强的可读性
为期近200年的隐秘历史,两条巷子中的华夏巨变。 1910年3月29日,上海,大清股市刚开盘不久,兰格志股票交易价格攀升至1675两白银一股。这支疯狂的股票跨越2000公里破灭了四川的铁路希望。 一年后,四川保路运动爆发;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葬送了清王朝。在这场大变革之中,成都的少城如同一个微缩的大清,折射出时局的混乱
本书是一部诗词作品集,共收录现代诗32首,古体诗46首,词33首,诗释词牌10首。所写主题涉猎广博,有对壮美山河的赞咏,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亲人好友的怀念,也有对美好往事的回忆。现代诗部分语言晓畅质朴,情感深切真挚;古体诗、词融合古典神韵与现代气质,显示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气质;诗释词牌运用典故,彰显古典诗词之美。本书歌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
本书是一本介绍元末明初岭南文坛具有代表性的一批人物“南园五先生”的通俗读物。“南园五先生”是指活跃于明末元初诗坛的顺德孙蕡、南海王佐以及番禺赵介、李德、黄哲五人。南园五先生在广州南园(今省立中山图书馆一带)结社吟诗,随后又多次往返于岭南与江南,首次使一直处于边缘的岭南文学首次以文学群体的形态进入了中心诗坛,标志着岭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