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体系)建设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升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问题。面对特定场域中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不强”甚至“失语”问题,创新性提出并详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概念,主张用大众话语克服马克思主义“失语”问题,突出“转化”思维,努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一套讲得明,听得懂、学得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马克思对财富问题的关注贯通着浓厚的道德情怀,彰显了增进人民幸福的伦理光芒。本书以马克思财富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充分应用语义阐释、情景回顾与文本研读法深入研究了增进人民幸福是推动马克思财富伦理思想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因,扬弃财富异化、增进人民幸福是马克思财富伦理思想的根本主题,保障人民共享(享用)生活资料,共享(享受)生产
本书由教育学科论、教育活动论、教育体制论、教育机制论、教育观念论和教育人论组成,构建了教育学相对独立的话语体系。 教育学科论包括学科论概论和教育学科论的若干问题两部分;教育活动论包括教育活动概论、教育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三部分;教育体制论主要论述了教育体制理论及教育体制改革两方面的内容;教育
专著《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吸收和借鉴西方传统的“结构—模型”协同治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等成果,解析中国协同治理兴起的背景、原因和特征,结合我国政治体制、行政框架、社会生态和实际协同现状,从“主体—政策—数据—制度”四个维度,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遵循理论与实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崛起、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日渐消弭和经济活动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关键期,优化人才区域配置、释放人才潜力成为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纷纷将发展目标由GDP增长向创新增长转变,那么,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和长期创新驱动发展究竟会对人才区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将“天理”本体与家国天下的“外王”之道相结合,构建出“天理”统摄下的家国天下治道体系,在儒家治道的继承和阐扬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的家国天下”、“家国天下,一理而已”、“家:治道之始”、“国:君臣同治”、“天下:垂治万世”、“程氏后学与程氏遗产”等内容,深刻剖析二程的治道思想,尝试
本书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整体协同联动的理论逻辑,从“数字技术—互联能力—网络溢出”三个方面系统构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深入阐释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经济效应与作用机制,对解决新形势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制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适合经济
本书立足于人口老龄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背景,从探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完善的宏观背景及条件入手,梳理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的演进逻辑。在该逻辑下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框架与体制机制,探讨不同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养老服务供给的目标、内容及动力,并设计了养老服务供给社会化体制和运行机制。考虑到老龄化进程
本书遵循着“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的基本逻辑,聚焦二元经济转型视域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首先,阐释供给侧与需求侧在二元经济转型中的相互作用及动态演进机制,概括二元经济转型视域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含义,梳理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线选择。其次,在理论构建基础上,从二元经济转型阶段性出发,分析供给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