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特手记》,全名《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德语大诗人里尔克唯一的长篇小说,动笔于1904年,最早出版于1910年。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日记中的我马尔特出生于丹麦,他于二十八岁那年的秋日独自抵达巴黎,落脚于拉丁区图利耶路上的一家小旅馆,穷困潦倒地度过了那年的秋天和冬天,迎来次年的春天
本书将海尔曼·艾韦贝克、罗兰特·丹尼尔斯、约瑟夫·魏德迈等人写给马克思的书信选编成册,共计191篇,时间跨度从1844年至1873年,长达29年之久。 书中大部分为马克思青年时期在共产主义同盟中的朋友、战友、同事写给他的书信。这些信件既是研究共产主义同盟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也是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诞生的》最先于1973年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狄茨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当时发表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西欧工人运动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特别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些具
自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举行了婚礼后,贵族出身的燕妮与马克思患难与共,共同度过38年的艰苦而动荡的生活。而早在1836年夏天,18岁的马克思就与22岁的燕妮约定了终身,至死未渝。燕妮的一生,无论是作为马克思的“秘书”、工人运动的实际参与者,还是作为惊世骇俗的爱情与婚姻生活的经历者,都无愧于那个伟大的年代与事业
本书是奥格登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一些基本概论的创造性理解的论文集。尤其是对威廉?费尔邦、温尼科特、比昂、汉斯?罗耶瓦尔德等著名心理大师的一些经典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书是奥格登从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个督导者、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心理分析的读者四个视角再现精神分析过程。在本书,作者首先介绍了心理会谈过程中“与梦境对话”的创造性方法,接着讨论了对在督导和讨论小组独特的探索。最后一部分是对比昂、汉斯?罗耶瓦尔德和西尔(Searles).的经典作品进行阐释和延伸。
本书是一部引进版的天文学知识入门读物。 该书图文并茂、通俗简明地讲述了人类认知夜空、天文现象乃至观测、探索星空与宇宙的历史,介绍了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发展现状,还分章节诠释并展现了月亮、行星、流星、彗星、恒星、星云、星座、宇宙的相关天文知识及其在天文观测视角下的壮美景象。书中还分享了星图、观星指南等资源,内容十分丰富。
本书首先探讨了媒介生态以及媒介生态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要素与媒体社会责任担当的关系。随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媒介生态的基本特征,以及在新时代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体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本书研究了现阶段我国媒体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新闻、新闻炒作、传播内容低俗化、刊播不良商业广告等。
本书精选了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5个建模案例,包括面向节能的单/多列车优化决策问题、多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问题、基于帧差法和光流法的前景目标提取追踪模型、基于优化模型的多无人机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研究、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飞行航迹多目标优化研究。每个案例从解析模型、还原程序、评述论文着手,帮助读者理解数学建模过程,掌握
人类的未来有什么可能性?人类将走向何处?《联线》杂志创始人珍·梅特卡夫(JaneMetcalfe)与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的主编布莱恩·伯格斯坦(BrianBergstein)在《给未来人类的时间胶囊:25个改变未来的科技愿景》一书中精挑细选25篇文章,带领我们一窥生物与科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