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新诗和歌词。其同名诗歌《毁灭》是创作于1922年12月9日的一首长诗,在朱自清先生的生命史与创作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也是为新诗史贡献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朱自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其新诗突破了旧时代的古典诗歌传统,象征着新时代的开端。他的诗歌独具匠心,意境深邃,极富感染力,深深影响了一
《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专门讨论新诗的著作。对于新诗,作者相信意义的分析是欣赏的基础,故全书多从解诗出发,将新诗层层剥开,论及诗之动向、爱国诗、诗素种种、歌谣同译诗、诗声律等诸多方面,范围相当宽泛,并提出许多创见。书中所论,既是朱自清先生作为诗人的切身体会,又有作为文学研究者的独到精辟,加之文法的清隽缜密,于今日诗歌赏
《朱自清书话》是朱自清先生所写序跋与读书录的结集,包括《<忆>跋》《山野掇拾》《<子恺漫画>代序》《<萍因遗稿>跋》《叶圣陶的短篇小说》《读<心病>》等丰富的内容。朱自清先生生前对序跋和读书录的写作十分认真,认为序跋要具严肃性但又不能为讲究正经说教而失了艺术性,所以他的序跋和读书录读起来令人感到富有“至情和风趣”,同时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当代小说与诗学的学术论文集。书稿选择-些在20世纪历史大变局中最具世界意识,并致力于叙述创新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开展个案研究。力图回到这个时段的现实语境和作家的世界意识与视野中,来考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精神的确立,以及催生这种新的叙事精神的情感结构与审美取向。意在从理论层面探讨作家的自
审美情趣是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前提与内容,本书着重从美育和教育学视角审视审美情趣的原理与养成,关注四个方面:其一,审美教育及审美情趣养成的历史叙述与钩沉;其二,审美情趣养成的核心要素与学理表征;其三,与审美情趣养成相关的三组关系,即与内隐性的关系,与审美体验的关系,与跨媒介的关系;其四,审美情趣养成的教育学基准。以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展示思想政治教育魅力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运用好、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使命。本书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
防御性医疗是指医师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采取的防范性医疗措施。防御性医疗造成了患者层面就医成本与恐惧感的增加、机构层面卫生资源的浪费及国家层面卫生总费用的迅速增长等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巨大阻力。因此,如何识别和控制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
本书较为完整地、分阶段地梳理了晚清外销财政形成、壮大乃至进一步膨胀的复杂过程,并依循过程-事件意义的分析路径,探讨外销作为非正式财政的典型形态,展现其内有发展逻辑,追寻其历史源流,剖析其与现代财政体制中预算制度的承续关系。首先根据外销财政生成、演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分若干时段进行分析,探究外销财政形成背后的复
教化不仅在儒家传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功能,在当今时代仍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本书围绕儒家教化展开专题研究,以阐发儒家教化的本来内涵、内在义理及其价值功能为旨趣,分别从理论智慧维度、经典阐释维度以及当代观察维度三个层面展开考察,提出儒家的医疗智慧、德福智慧、困境智慧等具有新意的义理体贴,以孔子易学和四书学为专题对儒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