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垣先生在避讳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举了80多例,分析并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以及与避讳有关的问题,同时亦不失为一本较好的普及性读物。
本书是不平等研究领军人物阿特金森的最后一本著作,对什么是贫困以及全球有多少贫困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鼓舞人心的分析。全书共十章,从测量贫困的基本原理开始,探讨如何重新测量全世界的贫困,然后讨论现有的数据实际上揭示的是什么。作者试图将国际组织对贫困的测量与各国国内的分析结合起来,对不同方法或来源所显示的贫困结构和变化的结论进
俄林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著作,首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开创性著作,1933年出版的本书标志着要素禀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奠定了俄林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一般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要素禀赋的国际贸易理论,迄今仍是主流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内
本书是社会学组织理论著作,聚焦于性别、族群、籍贯等具有明显界限的类别,主张从组织因素理解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的不平等机制,从而揭示不平等持续存在的原因。本书提出,产生和维持不平等的四种机制分别是剥削、机会囤积、模仿和适应。其中,剥削和机会囤积建立了持久性不平等的体系,模仿和适应则将其强化,这几种机制通常是相互作用、彼
本书是“格致方法·商科研究方法译丛”中的一种,商科研究方法主要是帮助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学参考书。数字方法在商科方法研究中经过许不断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本书主要教学的是使用数字方法收集定性数据,即在定性研究中使用数字方法(包括跟踪和追踪),帮助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完成其毕业论文。全书分六章,手把手地帮助
本书收录作者近二十年写就各类文章二十余篇,按相近主题分为四辑,既有对文学史和美学问题的深度探讨,也不乏当代文学作品、文化现象的评论和作为阅读心得写下的书评短札,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这些游走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美学边际地带的不同类型写作,记录了一位对文学理论抱有浓厚兴趣的青年经历本、硕、博阶段学习并成长为教授的
言子,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十贤之一,也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言子及其后裔专题研究的结集,共收录文章10篇,都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收录与言子有关的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收录编研性的文字22则。通过专题研究与释读介绍的结合,立体呈现言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
数字革命重塑了生产、消费和分配方式,它为经济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引发了巨大担忧。数字市场中的法律问题是全球性现象,但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不尽相同。本书概述了欧盟的数字市场规制模式,主要阐述数字革命给欧盟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带来的挑战,以及面对此种挑战,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应当提出何种有效、公平的规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
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应报刊编辑之约专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读书之作。所涉内容有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之乐等一系列有趣话题。作者娓娓道来,叙述庄谐并重,文字张弛有致。读后给人平易亲切之感,掩卷之余又感深受启迪。本书一经出版广受读者好评,多年来重印不断,本次再版,邀请青年插画师为图书绘制精美插画,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