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外归来的历史学家,蒋廷黻兼重中外历史,兼采中外史学研究方法,取得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卓越成果,被学界称为中国近代史“开山的人”;又因其后来弃学从政,获得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经验性理解和观照,这又滋养了他的研究。因此,他不多的学术性文章和随笔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本书尽可能从多渠道蒐集了蒋廷黻涉及近代中国的文字,可能
本书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在研读《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基础上,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五代十国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
本书为《新视角读“二十六史”》丛书之一种,作者在研读《史记》的基础上,站在新的立场和角度,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讲述史记故事。对一些流传不够完整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增添了新的内容。书中一篇篇简明扼要的故事,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脉络清晰,能引导读者快速了解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该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李宗侗治学,上探古史,下及近代,对中国古代史、晚清史、史学史等均有专门研究,成一家之言。本书收录作者论史文章30篇,选自作者几部代表性著作。全书由三个部分和附录组成。第一部分,“中国史学起源”收录作者论述中国史学源流的论文12篇;第二部分,“史家与史官”收录作者论述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史学著作的文章10篇;第三部分,“历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题,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和总结第一个百年目标实践进程和理论成果,展望
本书以制造业平台企业嵌入多层次组织网络为研究点,从平台网络、集群网络、外部网络三个层面讨论了集群创业在不同层面。上的创业行为、创业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协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案例为剖面,腹杂网络多层线性分析方法,构建多层次组织网络下的集群创业仿真模型,提出相应的网络优化治理对策,为激活微观主体创业活动、促进产业可持
本书作者用全景叙事的写法,以扎实的文献史料为根基,多场景、多角度地展现了1945年8月15日到9月3日前后,隐藏在世界反法西斯宏大叙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既有战胜日本法西斯之后的胜利者心态,同时也记录了日本天皇、战犯及日本普通民众在“胜利日”这一天的活动,更是提出了胜利日的反思——日本的罪与罚,对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
全书聚焦于1921-1944年周建人担任商务印书馆的二十余年编辑生涯,以地缘、血缘、业缘为纽带,通过“帮同编辑”《妇女杂志》、主编《自然界》等,写下大量文章、著作以及编辑一系列不同学段的自然课教材,从仅有小学堂学历的绍兴乔峰迅速成长为名噪一时的“妇女问题专家”“植物学家”和“科普作家”,在妇女教育、科学中国化、新式自然
本书是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下,从民生保障的基本问题出发,对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农村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和阐述的学术结合理论政策延伸服务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目前衔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本书是从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与政策支持层面上开展系统研究和理论阐述。
本书基于2015-2019年“托底性民生保障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城乡困难家庭调查”数据,准确客观呈现我国城乡困难群体在生活质量、面临风险、政策诉求、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动态变化,重点聚焦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并分析梳理我国社会救助认定机制、衔接机制、评估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新时期社会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