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凝结了主创团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通过创造性地提出“超级链接器”的概念并深度剖析十余个案例,全面地回答了产业互联网“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向何方”的问题。本书内容分三篇:第一篇洞察篇,介绍了产业互联网的诞生背景和条件;第二篇认知篇,重点阐述了“超级链接器”的概念及其链接、计算、价值三层本质;第三篇
本书从逻辑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聚焦于智能座舱的起源背景及系统架构。第二部分(第3-10章)详细阐述了智能座舱所需的软硬件技术的架构、原理及核心技术,涵盖车载总线、高速视频传输技术、数据连接技术、显示子系统、视觉子系统、音频子系统、基础软件、应用与服务等。第三部分(第11-15章)主要聚焦于智能座舱SoC
本书分为8章,共包含66个条目。本书首先讲解了调试策略(第1章)、调试方法(第2章)以及调试时所用的工具与技术(第3章),旨在帮助读者调试各类软件故障和系统故障。紧接着介绍了可应用于调试工作各阶段的技术,涵盖使用调试器(第4章)、编写程序(第5章)、编译软件(第6章)和运行系统(第7章)等阶段。本书最后一章(第8章)专
本书收录重商主义理论九篇经典作品,即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关于制造业问题的报告》(179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导言》(1841年),J.W.霍洛克斯的《重商主义简史》(1925年)等。这些论述在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中曾发生过重大影响,也为西方各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商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
本书以人类增强的内涵为切入点,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探讨人类增强的历史形态和内在意蕴。全书共九章,采取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结构方式进行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建立概念理论与实证调研双重基础;第三、四、五、六章为第二部分,是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第七、八、九章为第三部分,是从人类整体的高度对人类增强何以可能促
现代国家如何实现治理是政治领域的经典议题。其中,国家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权力结构和组织制度的变革,对信息的需求度也与日俱增。对此,18世纪以来的现代国家开始大量建设通信工程,建立以邮电为代表的通信网络,这对“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治理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历史影响,但学界鲜有系统考察。1949年后,新中国大规模地发展邮电,积极
这本科普书是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20世纪60年代的演讲稿整理而成。在本书中,杨振宁以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最本质问题:组成宇宙的“砖块”——基本粒子——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发生相互作用。本书按照历史发展次序,叙述了20世纪以来在基本粒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要发现与不为人知的详细过程,并
本书研究以人工智能、版权保护对版权产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应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式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我国版权制度与人工智能技术对版权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改进方向,分析确定了最优版权保护的水平和途径,为制定版权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建议,从而推动了人工智能、版权保护的良性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应以政策和制度的创新为先导。本书系统梳理创业教育政策的形态演进和结构特征,发现其现实特性,提出推进我国创业教育政策与学校创业教育制度的优化建议。第二部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注重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本书探讨社会创业教育如何从制度互撑、内容互通、方法互补、平
本书以组织管理系统理论为核心理论基础,着重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问题,通过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了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作用路径和实施策略等,并且通过案例分析描述了具体实践中协同创新模式作用发挥和选择的具体做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如下四部分:(1)为解答“是什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