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年鉴》是由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群学研究院主办的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2022年卷为首卷,主要反映2020及2021年度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供群学研究的学术活动信息,刊登群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学术会议综述等,并引介群学研究的代表书目,充分展示群学研究前沿及
克罗斯兰的思想无论在英国工党政治思想发展史、英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整个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工党政府的执政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本书多视角地解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以及工党政府的影响,尤其是克罗斯兰与“新工党”的关系以及与金融危机以来工党内部出现的新思潮和政治思想之
本书为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山东农村传统家居用品词汇调查与数据库建设(YB2003C005F)。费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位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鲁片,其方言属中原官话区郑曹片。由于处在官话三大次方言区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的边缘地带,费县方言的语音颇具特色,县内也存在不小的内部差异。本书以实地调查的方言
本教材将致力于回应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治理能力提升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较为系统地搜集海外知名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数据,分析海外各国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比我国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状况,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教材出版价值如下:其一,从实践上来看,本教材能够为我国建立具有特色的国际组织
《逻辑学动态与评论》系学术集刊(半年刊),拟从2022年起每半年出版一辑,这是第四本。本集刊栏目设置为“前沿聚焦”“学术评论”“逻辑史论苑”“逻辑教育园地”“学术活动信息”等栏目。
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二十八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与形象、壁画研究、地理图像、考古札记等五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时段较长。入选的文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特色,礼治思想又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对“礼治”进行结构性的梳理和阐释,有助于深化认识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和价值。简单说,礼治就是通过礼的实践来实现社会的秩序化。具体说,礼治就是凭借礼制、礼仪、礼器、礼辞等“礼”的实现方式,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现过程,落实为礼治的内在实现机制和外在实现机
《闪烁的遗迹——文物抢救保护三十年》是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曹彦生三十多年来所从事的文物保护工作的总结和梳理。全书由三十多篇文章组成,讲述了作者多年来保护文物甚至抢救文物的经历和经验。书中对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北京市朝阳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做了重点阐述,探索“以开发促文物保护”“以宣传促文物利用”的工作模式
法式善(1752—813),清代文学家。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别号时帆、梧门、陶庐、小西涯居士。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乾隆帝盛赞其才,赐名“法式善”,满语“奋勉有为”之意。法式善曾参与编纂武英殿分校《四库全书》。《法式善研究》是对清代诗人法式善的综合研究。乾嘉时期诗学活动频繁,文学生态呈现出多元化的
本书以生态批评方法解读印度文学经典,既有对印度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学的总体研究,也有对吠陀、两大史诗、佛本生故事等印度文学经典作品和迦梨陀娑、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印度经典作家的生态主义解读。全书总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总体研究主要从总体上梳理和把握印度文明的生态主义特质及其对印度文学的影响;个体研究通过文本细读,对印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