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文学公开课:来自原罪的规训》介绍“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分支下的文学作品与罪罚思想。与古希罗文明相对应,它是一种强调群体本位、抑制原欲并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本位思想。这种抑欲型文化模式逐渐发展为西方文明母题的第二条源流。可以看到,西方中世纪、理性主义时期、启蒙运动时期、19世纪文明的发展轨迹,均与“基督教文
《孟子新注新译》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考证了《孟子》中210例古今众说纷纭的疑难词句,并给出确切的解释。为惠及广大读者,考证以译注形式呈现下里巴人的形式,阳春白雪的内容。书中考证方法之主要者,仍是杨树达先生所谓审句例在浩如烟海的同时代文献中网罗类似结构的词句,予以归纳模拟。以最博最精著称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释读古书的名篇
《十字路口的科学》是193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上苏联代表团提交的论文集,它被视为科学史学的一座里程碑,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的经典之作。1931年,西方世界正陷入经济大萧条时期,而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派出由8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并提交11篇文章,向西方科学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重视,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研究结果、产生的知识是否真的对科学、政策和实践有用?如果是有用的,那该如何设计、执行和传播此类研究,以实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双重目标呢?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研究人员必须明白自身有责任参与到现实世界中,不能脱离实践。在有些人质疑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知识的价值和地位的时候,
北大才斋讲堂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持开设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学科素养课程,邀请校内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他们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分别从学科架构、学术素养、学科前瞻和学科应用研究等方面,解读学科奥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为同学们从事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创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研究
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在深空探测、星际表面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嫦娥3号、嫦娥4号已经成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电源,预计后续还将有重要应用。本书讲述了1950年中期至1982年期间,美国放射性同位素电源的发展背景、技术进步、组织变革,以及这项技术如何去太空任务进行结合,并详细地记录了历史事件。本书可供我国相关领域的决策者
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
当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如何将心灵安置在自然世界之中,如何理解意识和大脑、行为、环境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意识问题。物理主义作为一支研究意识问题的重要的哲学流派,其从意识、因果到伦理、规范,都为意识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理论,因此约翰·塞尔(JohnSearle)认为“物理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观”。 在本书
《感性学的重构当代德国美学研究》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并原创性探讨当代感性学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前沿理论的成果。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Aesthetics),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感性学的重构当代德国美学研究》分为
本书中通过语言学、神经学、心理学、生理学、遗传学等领域的大量现代研究和个人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视觉思考者的神奇世界,他们有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有解决问题的直觉诀窍,还擅长将抽象事物视觉空间化,甚至可以通过微不足道的细节推测可能的灾难。更重要的是,视觉思维是每个孩子天生具有的能力,养育者和教育者的理解、保护和培养将有助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