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社科基金项目,入选2022年第一批院创新工程。本书以财税法的变革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但并不局限于具体的、个案的财税法律制度的修正,而是在财税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中探求财税法改革中所凸显的基础的一般性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理论与制度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本书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领域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以确保理论的周延
如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是一项事关城乡统筹发展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本书依据需要层次理论以及新迁移经济理论,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家庭结构需求角度,构造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的系统框架。转移需求层次由低层到高层依次为个人转移需求层、夫妻转移需求层、家庭转移需求层,各层次之间具有
本书系统梳理了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特点,展望了2023年及以后的财政政策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形势和财政收支情景,分析了共富型财税政策,探讨了区域分化风险、公共支出扩张与财政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的财税政策、基于风险视角的“双循环”发展、财政货币政策等重大问题。本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公
2022年多项教育政策稳步推进,教育新政亮点频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民办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入贯彻落实阶段。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的整体方针没有变,随着整体规模缩减,河南民办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本书以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归纳的方法抽象研究主题,采取逻辑演绎的方法推理论证,结合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笔者首先通过梳理和归纳学术界有关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演化过程与文献研究脉络,构建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全景式理论视图,在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后我们从
本书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对2022~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进行全面跟踪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概括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及趋势,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工业质检、医疗、营销、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现状,并就人工智能投融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安全、人工智能基础数据
在内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冲击影响下,2023年中国经济步入复苏轨道,持续向上面临挑战。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方面,中国面临总量负债、结构负债、性别负债和人力资本负债四大负债。面对挑战中国需要积极应对:(1)促进人力资本向智力资本转化,对冲人口负增长冲击和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利用。(2)加快形成预期与增长螺旋向上的景气通道,扭转
本书通过对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一个以木材种植与采运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少数民族村寨加池的描述与讨论,揭示了加池寨以房族为核心的村落社会生活样态。通过官私文献的运用,详细探讨房族在自身发展、村落内部、村落之间及区域社会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以加池寨为代表的清水江下游地区特色的房族发展模式、样态及房族在地方社会生活中表达方式的关
本书基于跨国公司战略决策者管理认知视角,旨在从更为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切入研究战略决策者管理认知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OFDI)风险不确定性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从理论层面看,本书区分跨国公司战略决策者为个体(CEO管理认知异质性)和团队(TMT管理认知新裂带)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个体、个体和团队交互
为了解在华工作生活外籍人才的关切和诉求及其对所在城市环境的感受和评价,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自2010年起每年组织主题活动。《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报告(2022~2023)》依托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城市互评、城市外向度等5个方面,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