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自为地化物为人,哲学发问的存在分有出世界存在与人的存在。对世界存在的发问,铺展开本体论形而上学。对人的存在发问,须立足共生存在,检讨近世以来合谋科学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认识论哲学如何为狂奔的无限度生存提供认知基石和思想方法的动力,阻止以傲慢物质霸权主义为行动纲领和以绝对经济技术理性为行动原则的无限度生存的“釜底抽薪”
本书的问题探究把回应当代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展示理性思维的魅力,发挥马克思主义这一大道理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本书的问题探究不仅正面回答学生问题,而且揭示学生问题的结构和性质,让学生明白问题提出的根据,培养对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批判意识;本书的问题探
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是“民本”,近代以来又学习、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观念,二者关系如何?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本书对于了解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最新动态,融合民本与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综合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通过对省、市、区民政部门、慈善部门负责人的访谈,深入部分乡镇政府、社区、农村家庭养老院、互助幸福院等进行参与式观察,也进行了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情况、政府和慈善组织以及社区等供给状况、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状况等内容的调查,本研究系统论证了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本书列举了100个简单朴素的行为,并逐一进行解说。这些行为可以帮助大家更加关注自我,客观地审视自我,而且都是可以轻松养成的习惯。说到习惯这件事,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关注自己当下的状态,然后改变习惯,成长为一个无论遇到什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历史档案,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线索,重点围绕高校党建内容的历史婵变、《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话语的历史生成、高校党建的组织保障三方面展开详细深入的研究,尝试探索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意蕴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生成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作为世界新图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现象学”涉及六个基本维度:知觉主体、审美态度、纯粹知觉、感性语言、自由意识、情感先验。对以上六个维度所作的“审美知觉现象学之现象学阐释”是双向的:一方面,运用现象学哲学诸家(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舍勒)的理论深化、补充、丰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现象学”,使其成为超越了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
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各民族长期融聚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各民族在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语言生活中,形成了兼具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语言认同。本书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和结构格局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来研究中华民族的语言认同问题,一方
本书针对北约在美苏冷战中的政治指导思想与方针、安全战略概念等展开研究,系统考察北约政治与安全战略的成因、内涵、特点以及影响,不仅总结冷战时期北约各种政治与安全行为,而且探讨北约政治与安全战略所依托的文化、逻辑以及方法论,梳理其基本脉络与规律。全书结合国外北约研究最新动态,运用辩证唯物史观,破除西方学者为北约钩织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