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建设是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手段,可为发展基础研究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契机。本书将重大工程视作科学知识生产的场所之一,基于当代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探索国家重大工程对基础研究的牵引作用。基于档案查阅、文献梳理、案例研究、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本书以三峡工程、“东方红”人造卫星工程、深空探测工程、量子
本书以“快乐”为出发点,从“乐享生活,从我做起;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心理问题,重在预防;为心号脉,助人助己;直面问题,积极应对”五个方面展开,解答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和好奇的“心”问题。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调度呈现的特征和问题,本书试图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能源革命的新时代背景出发,重新审视电力系统调度框架,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全书共8章,包括现代电力系统调度的发展概况、短期负荷预测、发电侧调度、负荷侧调度、互动式调度、考虑新能源的电网调度、智能优化算法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虚拟发电厂和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件修缮加固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要使其延年益寿,还要**程度保护其价值。在文物保护从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背景下,本书从古建筑保护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北京古建筑大木构件,以无损、微创检测获取材性、力学及残损信息,准确评价古建筑木结构安全性为前置条件,以最小干预原则为指导,通过相关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给我国粮食供给保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书以水稻为案例,就农业应对长期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的风险管理开展跨学科交叉实证研究,通过定量分析不同主体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管理和投资措施,以及措施采用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以增进我们对农业气候和
本书从实际钢铁企业炼钢-精炼-连铸生产调度的优化问题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该生产过程中的多重性能指标、复杂约束条件、多种扰动因素,深入研究钢铁企业在不同工况下炼钢-精炼-连铸的生产调度优化数学模型的搭建方法及其求解策略。
本书聚焦于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容从电催化基本概念、过程和电化学测量等基础理论部分,到对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构效关系研究,从氢气、氧气及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机理,到酸性、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等的电催化应用,在紧紧围绕前沿研究方向的同时,也重点关注了反应器控制和电堆中性能的高效表达,并对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未来的研究方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技术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2035发展战略》主要介绍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的定义与内涵、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从涡轮冲压组合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涡轮/火箭基组合循环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空气涡轮火箭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强预冷高超声
为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全面反映中国在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驱动力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组织60余位专家编写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全书内容分为五章,分别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气候变
本书针对我国县域层面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问题,基于河南省W县的农村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梳理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指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特征和需求。 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现状,从总体上把握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