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务印书馆“突厥学研究丛书”的第二种,《欧亚草原历史研究》是2018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中古欧亚草原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的中译本。因为本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国际上研究欧亚草原的名家,他们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所以将中文版书名定为《欧亚草原历史研究》。相对于英文版会议论文集,除了书名之外,对全书的结构做
本书中讲述了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研究人员以及其他的科学家、文物管理员和艺术史学家采如何从物理层面的角度对画作进行探究,通过16个真实的鉴定案例,记录了如何用科学的手段检测一幅画的真伪,图文并茂地讲述“赝品”的故事,揭开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历史之谜,带领读者探究名作背后的真相。
本书共四章,分别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研究、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与发展思考、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创新研究。
作者基于诸多乡村地理学者的研究成果,提炼出乡村地理学研究所汲取的不同理论与方法,试图展望并把握当代乡村地理学研究视角的丰富性与广泛性,同时对未来乡村地理学探索的主题与方法进行预测。本书清晰、生动、翔实、深入地阐述了乡村重构的新状况,将有助于理解乡村变革的过程和实践,阐释乡村变革多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反应,并提供乡
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别讨论17、18、19世纪的法国美学。第一部分以古典主义奠基为主题。第二部分是全书重点,以美和趣味为主题,分别讨论克鲁萨、杜博、安德烈、巴托、孟德斯鸠和杜博的美学思想。第三部分以美的失势为主题,讨论模仿问题、库赞美学、丹纳决定论、表现与同情问题。全书在全面整理法国美学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古典主义这一
此两卷本《歌德谈话录》以时间为轴,记录了歌德暮年近10年的岁月,是一部研究歌德晚年生活及思想的重要文献。顾名思义,《歌德谈话录》是以歌德为主体和中心的谈话记录,也即一部纪实之作。它之重要,毋庸讳言,首先在于歌德这个人的重要。歌德身为诗人、作家、思想家以及自然研究者和政务活动家,所以谈话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谈话的时间自1
本卷从多个视角研究美国及相关地区华人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特色是对语体的密切关注和对语料库的充分利用。考察对象包括华人家庭日常生活的口语录音录像、中文网站语言、华人报刊媒体语言、公共场所用字用语以及学习者语料等。研究对象既有本体方面的词汇语法特征等,也有语用方面的口语与文化模式的传承、语言习得模式等。结论显示了全球华语的
本书对越南从古到今的法律制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越南各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分析了越南传说中的文朗国与瓯雒国时期的社会与法律形态,梳理了越南地区在南越国、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北属时期所实施的法律制度,阐述了越南立国后的封建时期国家机构设置、官制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介绍了其法属殖民地时期以及“二战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和汉语学术,中国监狱学诞生于西法东渐的清末。自清末以来,伴随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国家类型和学术形态的重大变迁,中国监狱学经历了与其他中国社会科学既同又异的曲折历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学术性格的复杂和部门地位的偏僻,该学科百年来积淀而成的学术状况,迄今仍少为人知。《中国监狱学史纲》广泛搜集中国监狱学术发
祁寯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为官嘉道咸同四朝,位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晚清廉相、鸿儒。去世后获谥“文端”,入祀贤良祠,被誉为“三朝帝师”“同治中兴的先驱”,受到朝廷与民众的高度评价。他在朴学、文学、书法等方面卓有建树,被誉为“晚清四书家”之首。他的大量书法遗存富有深厚的传统人文底蕴,具有深刻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