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2017年做客“华大讲堂”的吴东汉、张蕴岭、金碚、庞元正、严书翰、高培勇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知识产权、“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治国理念与执政方略、党的十九大精神、财税体制改革等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内容翔实,视野宽阔,分析精辟,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耐人寻味,启人心智。本书还收录演讲现场的互动问答,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早、使用时间久、空间跨度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带研究院和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联合编辑出版《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该
本研究以国家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大渡河流域干流中游控制性水库枢纽瀑布沟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瀑布沟水电站库区运营期现存或潜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各层级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的环境管理手段进行研究,结合我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与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研究和分析瀑布沟水电站库区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和优
本书是对2018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的结集。内容是聚焦于人文社科领域,全面深入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深具代表性的一批深圳学人,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深圳学人风采,彰显深圳学派建设成就。主编吴定海,武汉大学传播
《潮学研究》是由国际潮学研究会、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研究领域为潮汕历史文化、海外华人社会等。旨在加强国内外同仁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潮学研究方向的不断发展。《潮学研究》自1993年开始,每年在汕头大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出版,后又以国际刊号形式出版。自出版以来,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在国内外
西北民族论丛》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
本论集精选牛先生各个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40篇,论文刊载于大陆颇有名望的学术杂志,如《中国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人文杂志》《中华文史论丛》《考古与文物》《社会科学战线》《唐史论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月刊》《历史月刊》等,其中二十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
本书以新时代为坐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为理论指导,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关照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切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的热点、难点、痛点,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拓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大有裨益,为学界同仁对对相关问题提供参照。本书是该
韩国近代词汇体系中新生汉字词的成立过程非常复杂,它反映了韩国近代,特别是开化期以来(1876年以后)韩国接受西方外来事物途径的演变,反映了近代韩国在利用汉字这一媒介接受西方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本书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在近代中日韩三国语言、文化交流的层面上,对汉源新生汉字词传入韩国的途径以及在韩国语中的受容过程进
《南开史学》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南开史学2020年第2期(总第30期)》为《南开史学》2020年第2期,总第30期,下设“中国政治思想史专栏”、“史学研究动态”、“中国近代史研究”、“华北区域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