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批评文集,汇集了作者对萨特、阿尔都塞、德勒兹、利科、利奥塔、朗西埃等十二名法国当代哲学家的评论文章,这些人中既有他的师长、友人,亦有其“敌手”。在巴迪欧看来,书中谈及的哲学家所各自代表的“奇点”构成了法国当代哲学一个非凡的历险时刻,其规模和创新性足以与希腊古典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本书将海尔曼·艾韦贝克、罗兰特·丹尼尔斯、约瑟夫·魏德迈等人写给马克思的书信选编成册,共计191篇,时间跨度从1844年至1873年,长达29年之久。 书中大部分为马克思青年时期在共产主义同盟中的朋友、战友、同事写给他的书信。这些信件既是研究共产主义同盟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也是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
本书将卡尔·马克思、恩斯特·德朗克、威廉·李卜克内西等人写给恩格斯的书信选编成册,共计50篇,时间跨度从1845年至1872年,长达27年之久。 书中大部分为恩格斯的朋友、战友、同事写给他的书信。这些信件不仅生动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和革命实践,而且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诞生的》最先于1973年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狄茨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当时发表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西欧工人运动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特别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些具
马克思有三个女儿,她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宣传者。大女儿燕妮,热情地帮助父亲从事伟大的斗争。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候,她为父亲搜集和翻译了大量的资料。为支援爱尔兰革命,她写了许多杰出的文章。二女儿劳拉,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拉法格的妻子,是丈夫在保卫法国无产者利益的斗争中最忠实的战友。她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译为法文
自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举行了婚礼后,贵族出身的燕妮与马克思患难与共,共同度过38年的艰苦而动荡的生活。而早在1836年夏天,18岁的马克思就与22岁的燕妮约定了终身,至死未渝。燕妮的一生,无论是作为马克思的“秘书”、工人运动的实际参与者,还是作为惊世骇俗的爱情与婚姻生活的经历者,都无愧于那个伟大的年代与事业
《多湾》小说描述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时间跨度70余年,从民国三十年代写到新世纪来临,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奋斗故事,命运起伏,由农村人变为城市人的经历。根系女性季瓷双手托起家族的繁衍,她的后代走向城市后的成长、迷悟、痛苦、裂变的经历,描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讲述普通人的奋斗、求索与精神历程,是一部平民奋斗史,女性
《知识产权通识教程》从云南(昆明)知识产权转化中的供需矛盾明显,转化率低与有效知识产权供给不足并存;已建有专利转化信息网络平台,但由于转化标的特殊性,网上发布信息不能满足一对一交易模式下各方对知识产权信息的需求等特殊情况出发,从知识产权概论开始,分别介绍了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的传统三大组成部分
《诗经消息》(增补版)通过对两千多年来历代解《诗经》之言说的解读、辨析和拣择,探寻《诗经》产生时代的历史图景,以及后世诗人的内心关切和用世情怀。揭示出为什么历代圣贤不仅仅将《诗经》中的诗歌作为一般文学看待,而确信其中的“微言大义”,从而奉为“经”的道理所在。作者以个人阅历和西学功底,多角度摸索古人之意,竟有深刻的沟通,
本书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德智融合”课例研究工作坊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教师的课例和论文,共收录35篇课例和论文,分“喻之以理”“水乳交融”“微言大义”“循循善诱”“望闻问切”“有的放矢”六个板块,呈现出建平实验中学“教师校本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们融合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演进研究方法并更新研究工具,贯通经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