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九个有代表性的汉字,对“中国”这一概念的演变,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礼乐起源等作了概要性质的介绍。汉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中国的一些根本性的思想、理念、原则,可以从汉字及汉字所记录的先秦文献中窥见源头。
“污岛”,虽然有着这样的名称,却是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的地方,一个女性逃离悲伤和残酷的避难所。故事的开始即为终结,终结也是开始。“岛”中的女性经历各不相同,她们中有妻子和寡妇,有杀人者和盗窃者,这些各自独立却又交织在一起的故事,讲述了背叛与忠诚,孤立与团结,冒犯与宽恕,欲望与爱情,以及家庭光明或黑暗的本质。
安妮·塞克斯顿(AnneSexton,1928—1974)是美国自白派代表诗人,诗集《生或死》曾获1967年普利策诗歌奖。本书是青年批评家、诗人、译者,浙大文学院特聘研究员张逸旻对安妮·塞克斯顿的专题研究。本书从抒情诗主体在美国现当代诗歌实践与诗学中的变化出发,围绕塞克斯顿诗作是否完全隶属自白派诗学逻辑的争议,结合诗人
《南宋四大道场·骷髅道场》“南宋四大道场”系列的第一部,其他三部为:《南宋四大道场·卧龙道场》《南宋四大道场·雷公道场》以及《南宋四大道场·螺蛳道场》。第一部骷髅道场已完结,讲的是少年鲜于刘光,从小父亲被杀,九岁拜入诡道门下成为一名术士,习得诡道四大算术中的水分和看蜡两大算术,同时也招来了背叛师门投奔蒙古的师兄刘子聪的
常说“会读才会写”,而编辑就是那个读得最细的人。其实我们日常所做的“阅读”其实并非“细读”。本书是走走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概论课程讲稿结集,也是一份来自文学编辑的挑战:“你真的会读吗?”全书共分为三章,分别以“艺术女性的疯癫形象”、“谎言、欲望与羞耻”“傻子视角下家族或时代的兴衰变化”为主题,每章内又分三节,分别选取该
本书是关于荷马史诗的精彩专题研究,也是近几十年荷马研究的经典之作。作者从史诗文本出发,从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对荷马史诗中的场景描绘、人物刻画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史诗中有关命运的重要问题。作者通过平易、细致的讨论,引导读者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同时,作者也回应了一些荷马史诗批评中的重要问题,不仅
本书作者是一位日裔美籍学者,面对亚裔古典音乐家在西方世界日益增加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她从自身古典音乐训练的经历、自己的亚裔身份出发,展开了这项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民族志研究。本书以70多位亚裔音乐家的访谈为基础,探讨了古典音乐在亚洲传播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形式的本质,并考察了亚洲(裔)音乐家在白人主导的古典音乐世界中所扮
本书共三辑,主要内容包括:日出;空白;红花;凝视;期待;过程;女人;红色的葡萄皮;诗学;重量;光线;凌晨;理想;梦;走进一个人的房间;零散的记忆;在车上;在早晨;进步;日记;我的年龄;这样的一天;在黎明,我这样描绘一只茶杯;零三年的六月十二号;商人等。
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基于作者2021年至2022年挂职北川期间的观察、记录和思考,从个体体悟入手,结合间接经验,融合人类学、社会学等内容,对北川的历史人文、民族记忆、地理变迁、风物传统、现实发展进行生动书写,做到了历史与美学相结合、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文学性与知识性相协调,是一部体现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长篇纪实文学精品
本书是关于一粒小小的沙子的故事,它厌倦了总被海浪推来搡去,被海滩上的人玩弄的日子。有一天,它看到一个巨大的美丽岩石,很是羡慕。“真想做一块了不起的岩石啊!”小沙粒感叹道。没想到它的愿望马上实现了!一开始,成为石头后的它很激动,和海边的小动物们嬉戏玩耍。可日子久了,它也觉得无聊了,又想变成一座了不起的火山,天上了不起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