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理论研究”(17BZX020)的最终成果。本书聚焦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理论,以“公共健康伦理何以可能”为切入点,在正面回答公共健康伦理的可能性、解决公共健康伦理学科合法性的基础上,重点阐释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论域、本质、结构、向度、功能和运行机制,并兼及公共健康伦理
辛弃疾是两宋词史上词作最多,成就、地位最高的作家,刘克庄赞其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陈廷焯赞其词“魄力雄大,如惊雷怒涛,骇人耳目,天地巨观也”,为“词坛第一开辟手”。本书作为第一部专门从艺术角度研究辛弃疾词的专著,分上、中、下三编,计十六章,专门从艺术角度对辛词予以较为全面的分析,上编从词体、境界、
丝绸之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道路。它首先是“人”活动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必然反映到文学中。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和情感投射,文学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文学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审美表现。人类社会有了丝绸之路,便有了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学。这条经济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早已成为文学表
本书采纳了人本主义社会学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视角,也即将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中决定视觉呈现结果的算法看作一种实践逻辑,将算法实践纳入到技术-组织-个人的研究框架下,强调算法实践的社会情境性和社会嵌入性,并重点关注渗透在其中的人类主观能动性,最终展示出各类社会行动者在与算法实践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持续地、动态地参与着算法实践
战争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与战争紧密相连,战争不仅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近年来,随着史料范围的拓展和新史料的不断发现,极大促进了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史料运用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2020年9月16—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我国安全的战略指导,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安全观念体系,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对于推进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尝试在明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思想基础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本质相适应,实体经济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立坚实物质技术基础的重任。因此,关注到全球垄断-金融资本主义风险传导、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赋予”我国实体经济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探究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系统性方案。本书整合了从经典到当代马
《格萨(斯)尔》是跨民族、跨国界传播的一部宏大的英雄史诗,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隆福寺格斯尔》和北京木刻版《格斯尔》同为蒙古文《格斯尔》史诗流传最广的两个文本,也是珍贵的古代蒙古文文献。本书以史诗的基本组成部分——诗章为单位,对《隆福寺格斯尔》中的各诗章与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等文本中的相应诗章进行文
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
德国现任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评价道:“我们国家能在思想上对自由和民主保持开放,有温克勒的一份功劳。”的确,我们需要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准确聚焦德意志民族历史的所有发展脉络,并把它们转译为可被今天的政治实践所吸取的经验教训。世上不乏比这轻松好读的民族史。20世纪发生的沉重灾难无疑塑造着战后几代民众的自我认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