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唐诗中作者的自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基本面貌、各发展阶段特征的勾勒及价值与局限的阐发,对诗歌自注与史书自注、诗歌文本、诗人三者关系的探讨,本书重点研究史书自注对唐诗自注生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自注与诗歌情旨内涵亲疏变化的轨迹,以及“以注入诗”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诗人的作品传播意识等问题,力求将对唐诗自注的认知与研
医宗金鉴又名御纂医宗金鉴,是乾隆皇帝下旨组织编修的大型医学全书,由吴谦等于乾隆四年至七年(1739~1742年)编撰而成,全书90卷,共收入15部医学专著。其中卷一至卷十七为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十八至卷二十五为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在校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的基础上,集诸家之注而作。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三为删补名
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本书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唐宋诗词寻游》,立足于唐宋文学诗文作品,着力于古代文学与历史地理学交叉,以古典诗词为媒介,力图将中国古代各区域文学风气、文化传承及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带读者领略诗词中的中国。作者在书中对地域文学学习和研究的视野、方法
温热经纬为清代王孟英所著,本书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温病学说的大成,上自内经、伤寒杂病论有关条文,下至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余师愚疫病篇,一方面选择前人注释之善者,另一方面也参以个人的见解,对温病的理论证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书中对伏气新感、卫气营血理论、暑邪为病、温病证治方法等
温疫论由明代吴又可所著,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温疫病理论证治的专著,书中全面、深刻、系统地阐明了温疫的病因、发病条件、传染方式、病变趋势、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大法和禁忌、选方用药等。该书不仅广泛继承了前人有关温疫因证脉治的认识,而且在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在理论证治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中独树一帜。本
《国学指导二种》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两部指导年轻人如何阅读国学经典的作品的汇编。《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1923年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并“督责甚急”,先生“竭三日之力”完成。书稿从“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
本丛书为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编撰,是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综合性著作。王肯堂为明代著名医家,本丛书为他的代表作,全书编辑严谨,持论平正,是17世纪流传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全书内容广博,理法方药赅备,条理井然,不仅有“医家圭臬”之称,还可使“不知医不能脉者,因证检书而得治法”。因此,自明代刊行以来,影响甚大,为历代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