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厘清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包容性治理的概念和范畴,阐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演变及思想基础。通过对贵州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行调查,深入分析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困境,以包容性治理理念为指导,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选择。既立足于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建设的实践,审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全景,又对普
本书为逻辑学通识读本,可用于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亦可供社会读者学习和参考。它的突出特点是既注重逻辑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又讲求其通识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对逻辑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实例和逻辑能力测试训练题目,并对其进行了科学分析。通过阅读和学习,读者可以在掌握逻辑知识的基
本文通过对晚明至清中期七位思想家女性观的研究,系统地讨论了这三百年来的解放女性思想。女性解放在近代中国并非完全的“舶来品”,西方男女平等思想传入以前,中国社会已经有了接受与涵化这种观念的思想土壤。第一章主要论述晚明至清中期解放女性思想的源头、构成与时代分期。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晚明李贽与清初唐甄的女性观。李贽的女性观以“天
本书精选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问题发表的多篇代表性论文,对如何理解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定位、如何讲出思政课应有的精彩、如何推进“大思政课”全面建设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于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引导思政课教学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拓展学术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具有重要参考作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论述全球化与民粹主义的专著,有助于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效应,探寻全球化的发展轨迹并预判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民粹主义在发达国家的兴起,此前数十年间不遗余力推进全球化的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始转向逆全球化。要透彻理解逆全球化思潮的形成与蔓延,就要剖析全球化与民粹主义兴起之间的因果机制。其次,本书有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诉诸“民族区域治理理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政治体系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工具。一是从总体宏观的格局来思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何以必要、何以紧迫、何以可能、何以可行——的问题。二是从中观、微观的视域探寻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指向、
本书以宅基地资格权为研究对象,跳出了传统就农村谈农村的惯性模式,关注宅基地制度蕴含社会权利属性及其应然性,梳理了宅基地资格权意涵形成、演化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提炼了宅基地资格权的法理逻辑,并从双重赋权、动态确权、灵活用权全面探讨和建构了权利实现规则。书稿梳理了乡村人地关系松动下宅基地资格权实现的困难,分析了传统模式中农民
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时间如何在工作、家庭照料、学习培训、休闲社交以及睡眠等日常活动之间分配,决定着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与生活质量,以及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人们的时间配置方式,可以准确揭示家庭和个人行为改善生活做出的选择和努力以及受到的制约,为制定正确、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本书基于2017年和2021年两期的时间利用调
本书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组织绿色发展各方面专家学者对绿色发展前沿问题进行探讨。本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和分析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前沿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沿习2023年报告的结构,分为总报告、理论探讨、绿色空间、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绿色生产、
欧亚经济联盟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参与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百年未有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东升西降”的趋势,同时“西强东弱”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鉴于东西之间、亚欧之间的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定位?如何与外部世界开展互动?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