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也是除南北极以外,冰川和冻土储量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除具有气压低、年平均气温低、太阳和紫外辐射强烈等气候特征外,还具有独特的水文和地形地貌等特征。本书将长期野外观测、室内实验模拟和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生境特征对江河碳氮循环过程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
本书主要介绍了四川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背景意义,开展的具体情况、主要成效、主要作用,发掘的优异种质资源情况等;概述了四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类型;总结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作物地方品种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本书对四川水稻、玉米、麦类作物、油菜、薯类作物、豆类作物、果树、茶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及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23集收录了16篇研究论文、4篇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考古纪事、史前到历史时期的聚落与社会考古
甲烷是第二大温室气体,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节点,实现甲烷管控的意义重大。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根据科技部“双碳”科技工作的统一安排撰写本书。本书介绍了甲烷管控政策体系发展,对监测、煤炭、油气、水稻、畜牧业、废弃物等领域的甲烷
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6章,内容为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微分方程;下册4章,内容为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本书依据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充分考虑本科少学时类型和专科的高等数学教学实际,恰当把握理论深度,着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所述内容和习题配置尽量做到基本、够用和
中国人一生要修的经典绕不开《论语》,而讲《论语》绕不开著名学者傅杰。《论语百句》(修订本),精选百句,浓缩《论语》精华,从学习、交友之乐到修己、为人,到读书、从政,到治国、君臣,到仕隐、贫富、义利等,多角度、多层面为读者阐释解析《论语》的精妙。精心贯串的旁征博引,中外古今的思想在这里融汇,时时引发对当下的深思。较诸初版
《东观汉记》是一部以纪传体撰写东汉一代历史的鸿篇巨著,由东汉刘珍、蔡邕等几代史学家相继修撰而成,记载自光武帝至灵帝一百三十余年史事。 《东观汉记》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当代史,此后诸家东汉史书多取材于此。《东观汉记》在汉末六朝时代极受重视,曾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后来逐渐散佚,元代即已不存,直至清代,有姚之骃辑本
《大明律》颁布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共四百六十条,分为七篇、三十门,它上承《唐律》,下启清律,是一部我国古代法典沿革史上革故鼎新的法典,它的内容和立法技术既融合了历代律典的成就,又为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进行了调整,是研究明代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文献。 本次收入“三全”的《大明律》,约请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选《庄子》中近百个经典文句,以现代人的问题意识与关注的话题点导入,总结出有用与无用、自由与有待、同与异、梦与醒、工具与机心等88个关切点,配以注释、译文、解说,帮助读者在充分理解原典的基础上汲取思想活水。既回到庄子生活的战国乱世理解《庄子》,又以《庄子》思想观照当下社会与人生,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本书选《老子》中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以充分的译注和精要的阐释呈现老子思想基本内涵,让《老子》入门有抓手,进阶有层次。原文充分参详了多种《老子》版本,搭配了白话译文和疑难字词注音注释,阅读门槛降低;阐发立足《老子》本义,结合先秦各家子学对比探讨,征引中西现实案例譬喻说理,深入浅出又常读常新。采用小开本精装,图文并茂,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