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结了长期野外考察、样带研究和定位可控实验获得的高寒草地恢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凝练,为高寒草地生态恢复提供通俗易懂、接地气、实用的技术和模式,指导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和管理,并加以推广利用。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高寒草地退化与恢复等方面背景;②高寒草地分级分类;③高寒草地生态恢复技术;④高寒草地生态恢复模式及案例;⑤草地监测评估技术;⑥退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恢复技术文献计量分析。本书可以为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治理模式和技术,解决高寒草地治理工程的技术难题,巩固生态治理
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手段,是人地关系演绎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农业文明时期的乡土单一结构到工业文明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再到生态文明时期的多元共生结构的转变正是目前世界各国土地开发利用正在经历的实践进程。鉴于中国的土地开发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未来土地利用空间重组将面临改善和提升土地整体产出质量的巨大挑战,其中草地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大关键,这正是本书撰写的核心要义所在。根据国家土地资源开发与空间重组的实际,本书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国家人地关系演进
山地是高寒草甸的主要地形因子之一,在山地的各个坡向之间,虽然相隔只有几百米远的距离,但是各坡向之间的微气候却变化很大,并且在不同水平上对生物有机体产生影响。由于不同坡向上的自然因素(光、热、水、土等)的差异,植物的性状、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光合生理及群落结构等均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本书基于多年的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从物种、性状、功能群、群落及土壤环境因子等多方面阐释物种多样性变化、植物群落构建机理、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等。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坡向梯度植物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变
本书是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EEST)建立及合作研究”团队4年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8章:第一章为导论,重点介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生态样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第二章介绍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三章介绍样带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学碳氮矿化研究进展;第四章介绍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及变动规律;第五章介绍管理措施对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第六章介绍样带优势植物——羊草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第七章介绍沿
羊草为根茎型优质牧草,生态适应性广,生物生产力高,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人工大面积种植。本书在人工羊草地水肥试验研究基础上,明确羊草的需肥特性和各种肥料对饲草品质的影响,介绍提高羊草产草量、种子产量的合理施肥技术与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根据人工羊草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提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训练,将畜牧兽医专业的饲料营养方面的岗位能力需求的相关要求融入其中;在对畜禽生产、饲料生产过程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按照认知规律、同质化原则,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进行归类和学习情境(任务)设计,划分为六大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若干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是若干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情景,要求全部在实训室、饲料厂、养殖场实施。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部分和实训项目配备了视频、动画等数字资
全书首先介绍了中药饲料添加剂就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特点优势;其次阐述了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理论、试验研究方法、制备、常用单味中药和常用复方中药的相关知识;然后又深入介绍了中药的采集、加工、性能、中药成分及其作用、中药配伍原理;接下来书中详细列举了211种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常用单味中药的产地、性味与归经、主要成分、功效、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154个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常用复方中药的方源、组成、功效、制法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最后书中还附有关于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法律和法规。全书综合系统、内容丰
本书介绍了秸秆资源的种类、产量及饲用价值,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概念、分类、特性,重点介绍了秸秆发酵的原理、工艺、设备、菌种和发酵饲料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推介了几种地源性秸秆发酵饲料利用模式。以期引导因地制宜开发地源性饲料资源,设计具有地源性饲料特色饲料配方,构建地方特色的绿色养殖模式;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和牲畜“无抗”养殖,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本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可供中小型饲料厂、养殖场,饲料开发与生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为研究平台,沿样带由南到北选择了5个样点,以样点上未放牧与放牧成对草原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及室内控制温度培养法,开展欧亚温带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矿化作用研究,并结合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数据,分析未放牧与放牧草地土壤碳氮矿化作用与植被、土壤、微生物的关系,探讨了放牧对土壤碳氮矿化作用的影响机理。全书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价值;文字通顺、图文并茂,是草原、生态、环境等专业教师、研究生及科研人员较好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