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书中总结了生态社会主义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论基础,以及生态社会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从生态社会主义正义观的逻辑基点、生态社会主义对正义危机的根源分析、生态社会主义对实现正义的路径探讨、生态社会主义正义观述评等多角度分析论述了生态社会主义。
本书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论证, 提出了多元社会中实现民主的具体方案--协和民主, 并列出了协和民主的具体设置: 大联盟、区块自治、比例代表制、少数派的否决。这一结论不仅颠覆了政治学上的一个传统观念, 即只有在同质性社会才能建立和维持民主, 同时他还证明了异质性社会实现民主的可能性和关键, 即不应执着于多数民主, 而是相关区块的领袖都能以某种合作的方式进入政府或组建政府--即所谓的“大联盟”, 以实现权力分享。多年过去, 该中文版已经售罄, 故此次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加以修正推出。<
罗尔斯所著《正义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本书以其英文文本为依据,汲取前人研究成果,追溯正义论议题与西方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的思想联系,对每个术语、语句、段落和章节给出准确诠释,对有疑问的文本进行逐段、逐句甚至逐字的核实、对比、诠释和评析,揭示各诠释与批评的得失,尤其是疏漏和疑点,对关键术语和原则做出新解读,呈现公平正义观与效用正义观、直觉正义观、至善正义观的异同,解释罗尔斯与哈特、伯林、哈耶克、诺齐克、哈贝马斯、德沃金、森、柯亨等人围绕正义理论不同论题展开的争议
本书从全球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背景、基础理论、政策发展动态、实践典范以及开放效果等内容,并对如何稳步提升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进程给出了建议。全书以探索全球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时代背景开篇,并对学术界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整理了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三篇回答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研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的发展历程如何?全球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有什么典型实践经验?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成效如何?本书围绕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阐述,其目的是使
为什么下班越来越晚,和亲朋好友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什么整日繁忙奔波,可负债却不减反增?为什么呼吸的空气、入口的食物越来越糟糕,对此我们却无能为力?……南希·弗雷泽在这本书中揭示了这一切的原因:这颗星球正在被逐渐摧毁,原因无他,只因我们陷入了食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像一条贪婪的衔尾蛇,它正在吞噬我们的社会,资产阶级就像食人族,以啃食我们的同类为生。在本书中,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南希&middo
本选题以基本权利案件阶层审查框架为导向,体系性地介绍了《德国基本法》所列的基本权利和欧洲法上的基本权利,附有各种图表和案例写作提示,用语简明、条理清晰、内容翔实。 选题中大量引用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经典判例,全面展现了基本权利保护的范围、层次和边界,是基本权利教义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是关于基本权利的德国案例教材,它立足于《德国基本法》,紧紧围绕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和相关的学术讨论,以考试为导向的方式将每个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逐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因此,它不仅适于初学者把握整体框架,而且也有助于
本书是大卫.哈维从新马克思主义视角观察当今世界的最新理论著作。大卫·哈维,世界知名的新马克思主义代表性学者,剑桥大学博士,现为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杰出教授。本书英文版于2020年10月出版发行。 在书中,作者用极富理性和前瞻性的视角分别对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多层面进行解剖,将刷新人们对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解通过对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环境、技术和社会运动的讨论,作者也构想了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人们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
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袖和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动家。倍倍尔的一生,经历了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从兴起到发展壮大的整个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至后来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时期。本书主要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议会斗争、妇女解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方面阐释了倍倍尔的社会主义思想。他的这些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本书是20世纪最杰出的后殖民主义批判先驱、精神科医师和作家弗朗茨·法农的代表作, 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本书深刻剖析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精神与心理, 描绘了殖民主义对有色人种的精神“奴役”。在白人的话语霸权下, 黑人被认为是愚昧的、落后的, 白人才是文明人。法农以生活在原法属海外省的安的列斯群岛的黑人为例, 描述了黑人是如何在殖民主义中失去自身的主体性和身份, 并完全向白人世界臣服的。安的列斯人在法律意义上是法国公民, 作为有色人种, 他们在面对白人时始终存在一种自卑感, 他们在潜意识中
本书系公共行政学入门教科书,对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有一定深度的介绍和阐述,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及众多其它文科专业(比如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行政学必修课程的教材。首先,尝试建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公共行政学体系。其次,既阐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学理,同时突出中国公共行政的实践特色。第三,在内容、观点方面完全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四,每章都附有与正文内容息息相关的延伸阅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