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全书贯彻教育部[2015]6号《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以进出口贸易合同订立活动为线索进行内容编排,与实训基地企业合作,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思想,搭建起初具“工作过程导向”特征的“理实一体化”素材框架,为经管类专业课程“工学结合”实施进行了探索。
本书共设十五章,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贸易术语与结算方式、国外费用与国内成本的核算、出口货物的核算、进口货物的核算、加工贸易的核算、补偿贸易的核算等。
本书结合实际进出口业务,以出口业务为例,按照实际出口业务的流程,编制学习流程,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主要内容:国际贸易销售合同磋商环节;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品名、品质、数量、包装、贸易术语、装运、保险、价格、支付、检验检疫、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公约》、INCOTERMS2010、INCOTERMS2000等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履行。 本书既可以作为职业院校国际贸易、报关报检等专业的教材,又可以作为企业外贸出口外销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销售、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第三版)》重点讲述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及国际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全书分为10章,分别介绍了国际贸易的有关概念和统计指标、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理论演变、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条款、外汇和汇率的基本知识、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和各种类型的外汇交易方式、外汇风险及其管理、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等内容。《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第三版)》配套的电子课件、课后拓展案例、题库可以到http://www.tupwk.c
《国际贸易学(第3版)》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新颖,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了体现“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国际贸易学(第3版)》除了在每章前面设有“引导案例”和“教学目标”栏目、后面设有“阅读案例”栏目之外,还特别配有与各章贸易理论或政策密切相关的“理论联系实际”栏目,以便读者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材料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国际贸易学(第3版)》既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其他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国际经济与
本书第六版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优化和修订,以期与时俱进。具体如下: 1.为了反映、了解这些新变化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作者通过理论创新研究,首次概括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理论,并增加到国际贸易理论这部分内容之中。 2.根据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新发展,在第9 章国际贸易方式,增加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和实务内容,并着重介绍了与国际贸易直接相关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B2B 模式, 这对学生了解和应用B2B 新的贸易方式将大有益处。 3.根据三年来国际和我国
全书分四大部分,共14章:各部分内容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彼此融合,从而完整系统地反映出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史与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第一章,即导论。第二部分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包括第二章~第五章,即传统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九章,主要论述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第四部分涵盖第十章~第十四章,重点涉及与国际经济贸易密切相关的基本专题研究。这四个部分共同形成了本课程完整的体系结构。 第三版的调整主要体现
本书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的实用性特点,遵循提炼理论精华、注重业务操作的原则,在依然注重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提倡用手思考的理念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国际贸易业务的操作性,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本书参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号出版物》以及行业协会中对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职业资质要求,结合教育部职成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外贸单证实务”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议,以进出口单证业务操作所需的技能为中心,兼顾相关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共包括单证员岗位介绍、信用项下的单证工作、信用证下的进口单证工作、电汇方式下的出口单证工作、托收方式下的出口单证工作五个部分。
本书系统地把国际贸易分成了国际贸易认知、国际贸易措施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和国际服务贸易认知、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五个项目,简明、清晰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理论基础,进/出口贸易措施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投资、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分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