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批设的卢永兵传承工作室精选《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专栏和专为他开设一年的“名医医案”专栏有关古今名方和卢氏验方的应用经验及其临床医案整理结集而成,方便青年学子学习传承。“名医医案”专栏是这家全国中医药界权威报刊创办30年来首次为一位名医开设的学术专栏,可见他在学界的知名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李俊德教授为本书题签书名并作序。
《灵素针》上卷入室篇,对于一个没有针灸基础知识的人,只要有志于针灸治疗,认真研读该篇并能背诵该篇歌诀,约3个月就能登堂入室,可以用针灸为人治病。 下卷读经篇,笔者从《灵枢》《素问》两部经典选取19篇与针灸学关系密切的文章翻译注释。读懂这些文章将明白针灸学的来源,认真领悟就能理解经络学说、针灸学术的真谛,将在针灸医疗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中医养生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一个分册。教材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并围绕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人员写养生教材,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的中医养生学人才。
本书根据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修订的新的"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修订而成。本书与《微积分(上、下)》主教材的内容相对应,内容包括: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常微分方程。
为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独创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引领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全书凡一百六十二则医案医话,分为“针灸篇”“医药篇”“重证篇”三个部分。 针灸篇所录者,多为早年行医乡下,针灸应急病例。鉴于当年,农村经济困难,医药缺少,每遇重急病症,首施针灸,多能愈病或缓解病情。其未愈者,再进汤药,如此治病,收效迅速,疗程较短,费用低廉,颇受病家欢迎。此当年乡村行医之治病特色也。 医药篇,有早年病案,有近年治验,兼收父辈经验。病涉内外诸科,治或针灸汤药。所记多为农村常病,亦
本书,清·李学川著。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生卒年代不详,江苏吴县人,是清代针灸名医。自清初开始,针灸逐渐由兴盛走向衰退,李学川擅用针灸,感慨当时轻视针灸的社会风气,意欲通方药、针灸两家之界限,提出针灸与方药可以左右逢源,使医者在临证时能全面诊治,因而,综合《灵枢》、《素问》、《针灸甲乙经》经穴的异同,并参考其他医著著成本书一书。 本书全书共六卷,卷一为《灵枢》经文四十五篇,《灵枢》经文补遗十三篇;卷二为《素问》经文三十四篇,续刻《素问》经文十九篇;上两卷共摘引《内经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1990年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
本书是有关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临床经验的集成之作。内容分针灸心法、验案撷英、成才之路、年谱和附录五部分,全面展示程老的学术主张和创新、临床特色和辨证施治之精妙处,读来必能让您开卷有益。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验俱丰,著述宏赡,对中医理论与学术富有建树,并且以“铁手挽狂涛”的弘毅之志,积极为中医药事业鼓与呼,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为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邓铁涛教授的医学恩想与临床经验,《国医大师邓铁涛》从其广博的论著中,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加以适当的组织,使理论与实践、学说与案例更好地结合。言论尽量保持原貌,辅以学生、同道的研究进展,力求从医道、医理和医术等各方面反映邓铁涛教授的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