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清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8篇,内容涵盖清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清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一书在手,清史研究领域所有代表性成果洞悉于心。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先秦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8篇,内容涵盖先秦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先秦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一书在手,先秦史研究领域所有代表性成果洞悉于心。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7篇,内容涵盖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清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既方便读者惠存检索,又是对《动态》新老几代编辑的工作表示致敬。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6篇,内容涵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既方便读者惠存检索,又是对《动态》新老几代编辑的工作表示致敬。
该书结集文章39篇,时间段为19812019年,所载文章系明史研究综述类文章,内容涵盖明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是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明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综述可谓是学术研究中的三次文献,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一本对从事明史研究的工作者和机构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更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为广大爱好明史的读者提供一个迅速了解明史研究情况的途径。
该书结集文章34篇,时间段为19812019年,所载文章系元史研究综述类文章,内容涵盖元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元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综述可谓是学术研究中的三次文献,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一本对从事元史研究的工作者和机构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更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为广大爱好元史的读者提供一个迅速了解元史研究情况的途径。
本书由两部讲义组成,分别是《史记·五帝本纪》的讲义和《史记·夏本纪》的讲义,这两部讲义是李学勤先生于2007年和2012年分别给中国文化论坛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和第六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的授课内容,两部讲义系根据当时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其中的《史记·五帝本纪》讲义,曾经以《〈史记·五帝本纪〉讲稿》之名,在201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次收录时,由刘国忠教授根据原来的讲课录音做了系统的校订,补充了原讲稿遗漏的不少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专访、专稿、费诺罗萨专题、翻译史与翻译理论、汉学论稿、汉学现场、汉学讲堂、书序/书评、书画展示等部分。文章主要以汉学研究为中心, 探讨汉学在东亚地区、北美地区及其他国家的起源或发展或翻译的学术研究情况, 并附国外知名学者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采访文章。
本书为系列丛书《经典诵读三百篇》的第二册,本系列丛书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针对华文教育专业《经典诵读》课程编写的,旨在引导并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诵读中国文学和文化经典。全书设置基础篇(20篇)、巩固篇(20篇)、提高篇(10篇)三个部分。基础篇多为儿歌、诗歌;巩固篇为绕口令、诗歌;多为传统文化典籍、现代诗歌、现代文名篇等。
本书为系列丛书《经典诵读三百篇》的第四册,本系列丛书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针对华文教育专业《经典诵读》课程编写的,旨在引导并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诵读中国文学和文化经典。本书设置基础篇(20篇)、巩固篇(20篇)、提高篇(10篇)三个部分。基础篇多为绝句、儿歌、韵文等;巩固篇多为律诗、古体诗、词等;提高篇多为传统文化典籍、现代散文、现代文名篇等。旨在使学生通过对中华经典作品的诵读,提高文化素养和汉语应用能力,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五湖四海。丛书编写充分顾及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