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小读者将跟随维多利亚时代的博物学家和探险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踏上勇敢的环球之旅,了解他独立发展出自然选择理论的过程。本书追溯了华莱士的一生,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到他在科学界的崛起,成为揭示进化论重要的贡献者之一,介绍了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传奇性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杰出贡献。
本书不仅细述了史怀哲个人的生活历程, 也对当代道德思想、科技文明等议题有所批判。读者于字里行间能不时感受到史怀哲流露的悲悯精神,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哲学观, 后来也发展为其一生的核心思想, 他称之为“敬畏生命”。本书既是一部史怀哲的生活记录, 也是一部非洲中部的民族志。
当母亲刚刚知道自己肚子里有了我的时候,她就带着父亲来到山顶。他们坐下来,一言不发,就这样凝视着远方……
《潜意识与生存:荣格自传》是一部以自传体书写的心理学家思想史,被誉为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过病例实证,系统化介绍荣格派心理学中至为关键的阿尼姆斯、阿尼玛模式,从内在事件认识自我,解析精神世界。书中回顾了其83年人生历程,印证了童年经历对其一生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了生命中的幻象和死后意识的关系;此外荣格更袒露了自己与弗洛伊德两位心理学发展奠基之人从相识相知到分道扬镳的真实历程和原因所在。
本书介绍了劳伦斯·安德森的一生。他是一名丹麦烟草企业家, 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1928年去世, 他都是中国著名的商人。他是英美烟公司在华经理, 在19世纪末将机器生产的香烟引入中国市场, 当时香烟在世界其他地方正变得非常流行。1849年, 他出生在丹麦埃尔西诺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在哥本哈根长大, 在那里的一家机械工厂当学徒。从1870年起, 他就生活在东亚, 经历了战争和革命, 并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展现了丹麦人到海外寻求财富的勇气, 并表明, 只要有干劲、勤
本书回顾了两百多年来分割财政主权问题。在寻求理解分权国家维持财政纪律的成败时,它重新审视了汉密尔顿颇受挫折的政治传承与其著名的学术传承之间的不和谐之处。它质疑他作为财政部长所表现出的对双重财政主权的蔑视是否合理。本书作者乔纳森·A·罗登(Jonathan·A·Rodden)是麻省理工学院福特职业发展政治学副教授,近期在哈佛大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他在耶鲁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且曾经是莱比锡大学
传主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历史上杰出的女诗人,在俄罗斯文坛及世界文坛均享有盛誉。本书作者又是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专家。阿赫玛托娃被公认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是白银时代最有名的女诗人。1989年诗人百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将其命名为“阿赫玛托娃年”。阿赫玛托娃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但保持了一种和谐的健康心态,历经苦难却从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本书真实、客观再现了这位抒情女诗人艰辛坎坷的一生,同时也叙述了她的诗文创作历程。
本教材涵盖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优秀英国文学家:J.康拉德、E.M.福斯特、K.曼斯菲尔德、W.叶芝、T.S.艾略特、D.H.劳伦斯、J.乔伊斯、V.伍尔夫、A. 赫胥黎、S.贝克特和W.戈尔丁,其中有小说家、短篇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四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教材每篇课文包括作家的“生平”“创作时期及主要作品”“思想观点”“美学原则和创作手法”“选读”(1篇文学代表作和1篇文论)和“思考题”六部分,概括作家的生活哲学、政治观、道德观、美学观、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结合宏观历史语境研究和微观文学文本分
本书作者是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尤其是布罗茨基研究的专家。布罗茨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诗就是诗人的传记”,“诗就是其作者的自画像”,“诗中具有一切的回声”。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布罗茨基诗歌作品的解读,来认识诗人,理解他的创作,并对布罗茨基的诗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作者作为国内少有的布罗茨基研究专家,对这位诺贝尔获得者的解读十分精致到位。本书语言晓畅明白又不失幽默,读来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