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文献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分享了经验,围绕新技术新媒体、智慧服务、后疫情时代等内容对图书馆的建设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索。
本书为武汉大学通识课教材,分为十一章,第一章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演变与构成要素,第二章至第十章围绕信息利用生命周期依次讲解了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与分析、信息阅读与管理,信息整合与再生、信息共享与交流五个部分内容,其中特别突出了开放科学数据的检索与利用。最后一章以一组诺贝尔奖科学案例为切入点,展现了如何利用信息素养解决复杂问题。为了便于学习者进行知识内化以及反思信息素养能力,本书每一章末尾都精心设计了基于信息素养评价框架的思考题和实践演练题。 作者希望通过本教材让学习者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本书是在长期教学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网络视角下比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知识体系。“检索”与“利用”构成了本书的两大部分。结合网络信息搜集与分析内容与方法的发展,本书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增加与调整。“检索”部分,将“搜索引擎”单列为一章,将“特种文献与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检索”章节分为两章,并更新补充了资源;“利用”部分,更新了科技文献标准著录格式的版本,“网络信息资源综合应用”章节增加了“利用SciMat软件的主题演进分析”一节,并更新了其他小
本书从图书馆文化的解读入手,在图书馆管理的基础上对现代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全书包括图书馆管理的概念、特点及范畴等概述性说明;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体系建设;现代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以及我国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等行政管理内容: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内容、原则和发展脉络;信息资源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等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探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体系和读者管理体系。
本书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依据《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引入了信息素养的新视野,介绍了信息素养框架和相关知识、技能,并结合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分享了反映学习者信息行为的学习实践和感悟。全书共8章,包括信息素养,人人都应具备;认知信息的价值,认识信息伦理与安全;培养检索思维,探索式查找与获取信息;知悉信息源,学术科研必备;开放与免费资源,公平获取信息;管理文献与知识,提升学习科研效率与质量;分析研读信息,进行科研过程训练;活用信息,发现、探索、创新、创造。 本书既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用
本书分历史沿革、新馆建设与运行、新馆创新与发展三编,共六章,内容包括:滨州市图书馆发展史、总体设计、建设概述、信息化建设、服务创新理念等。
高校图书馆应该有别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员应着重于高层次、专业性的信息服务,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更侧重于时效性强的学术性数字期刊和稀见性强的特藏。阅读推广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读者在阅读了大量的与课程有关的专业文献之余,是否还有对其他类别图书阅读的需求。本书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多维度阅读推广的思路。
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互联网+”的产生和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互联网+”对图书馆影响和对策、“互联网+”与图书馆读者行为、“互联网+”与图书馆读者服务、“互联网+”与图书馆阅读推广、跨界融合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互联网+”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等。
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概述、国内外学科化服务研究现状、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概念和特征、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平台构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评价体系、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学科化服务品牌的构建等。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大数据(2019—2020)》是在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学会联合16市图书馆编纂的《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年报(2019—2020)》的基础上完善、修改而成的。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大数据(2019—2020)》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的详细数据,汇总了2019、2020年两年内山东区域县(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的服务保障、阅读推广服务效能、成年读者和未成年读者阅读倾向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山东区域公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