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继承和借鉴为切入点,将胡适1917-1937年的文学思想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中西文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中,探讨胡适文学革命思想形成的历史成因、个性特征、传统基础、西方资源,分析其文学思想的具体内涵,涉及白话语言观与白话文学观、新诗理论、现实主义文学观,以及以中国古典小说考证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批评观等重要方面。
本书是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全体教师(含五年内退休及调离的教师)的论文代表作合集。绝大多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发表的论文,而尤以近十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为最多,基本上反映了本学科同仁们最新的研究状况以及所达到的水平。现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文学批评史四个研究方向,将论文作者依照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加以编排,同一作者的论文集中编排在一起,而同一方向的作者,则按年龄进行序次。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潘岳接受的黄金期:两晋南北朝”“潘岳接受的发展期:唐五代”“潘岳接受的深化期:宋元”“潘岳接受的持续期:明清”“结语”。
本书作者以时间为线索, 按照时间顺序, 对中国古代的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北宋文学、南宋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从作者特点、创作背景、作品内涵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 文字表述流畅精炼、浅显易懂。
本书首先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角度入手,阐述了多种内科疾病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然后讲解了公共卫生的概念、监督体系,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技术,以及预防接种等知识。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文学论争中的现代批判意识、文学批评中的现代科学精神、开放与自主的现代文学理论、祛魅时代的文艺大众化理论、现代传媒中的文学理论传播。
《文心发义》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阐发刘勰《文心雕龙》义理的高学术品位著作。作者综览、深研历代名家品评、校注《文心雕龙》的著作,以新的学术架构与新的学术方法对原著进行具有开创性的笺注阐释。该书体例独特,作者详征博引典籍作为“集引”,积数十年之功深究刘文而阐发其义理作为“发义”,并以训诂疑难僻字作为“雍案”,集经学、朴学、小学、文学于一体,是从事龙学研究者与从事文学创作者应当重视的当代不可多见的龙学著作。《文心发义》成书为五卷本,作者在原出版发行本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增补。该书为发掘《文心雕龙
伴生于文学创作的文艺评论,古已有之。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更是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花齐放、不断发展,成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艺高质量发展、引领文艺从高原攀向高峰的不竭动力,不可或缺。本书开篇从中国文艺评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开始回顾,在理清文艺评论的基本概念与现实意义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时代文学评论的内涵价值、发展机遇和困境思考,并对新时代的影视评论、戏剧评论与音乐、美术、舞蹈评论、摄影等其他文艺评论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探索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本书一共六章,第一
新北京第三代是北京地区的共和国同龄人,这批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优秀作家组成当代文坛半壁江山,影响深远。本书收集整理了其中100多名作家的作品及史料,然后采取“生命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纵向把握他们成长的心灵历程,横向剖析他们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从整体特征、全托记忆、时空体验、亲子矛盾、怀旧情绪等角度切入,系统研究了他们的心灵发展历程。
本书整体梳理了1978—2018年宁夏文学与批评的历史演变。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理由与意义,介绍新时期40年来宁夏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对选题的对象与范围做出学理性的界定。第一章“宁夏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了40年来宁夏文学(以小说为中心)与宁夏文学批评的基本风貌。第二章“宁夏文学批评的话语形态”主要考察了宁夏文学本土批评话语的四种形态,分别是批评话语的论争、批评话语的主体性、批评话语的文学史表述以及批评话语的“圈子化”现象。第三章“宁夏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