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呈现了中国器官移植学的主要开拓者、创始人之一——夏穗生的人生历程。 夏穗生(1924年4月—2019年4月16日),浙江余姚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教授、主任医师。从事肝外科与器官移植学术研究60多年,是中国器官移植学的主要开拓者、创始人之一。 夏穗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里也登记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他去世后所捐献的眼角膜极大地帮助了两位病友复明。 夏穗生用生命的全部诠释了器官移植的意义。 本书参考大量夏穗生的日记、手稿、文章、口述资料
本书是我国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传记小说。西汉武帝时期, 出身治史世家的司马迁 (前145年—前90年) 自幼聪慧好学, 弱冠后求学于名儒孔安国、董仲舒, 且遍游大江南北数年, 为协助父亲著史记做准备。后入朝为郎中, 侍从武帝刘彻巡视各地, 且受命出使巴蜀、
本书通过透视大清最后一代掌舵人载沣的一生,再现了沉寂于时代大潮的诸多个体。他们或平凡,或显赫,诠释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真谛。垂帘听政、宪政改革、国会请愿、袁世凯称帝,曾经的一段段历史,如破碎的镜片,映射了不同的面相。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作者以独特视角丰富了历史面貌,进行了全新的评判。
本书以左宗棠家庭、成长、事业、婚姻、家风为主要内容,以史实为依据,全面描述左宗棠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立体展现其“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文人情怀,更体现其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爱国壮举。左宗棠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镇压太平军及其他农民起义;二是兴办洋务;三是推行社会改革;四是反抗外来侵略,收复新疆。左宗棠政治眼光长远,军事指挥运筹帷幄,发展经济思虑深远,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呕心沥血。可以说他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实干家于一体的伟人。
萧惟昌(1407-1481),字有庆,号璞庵,广东吴川人,明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进士。萧惟昌自幼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文武兼备。而立之年随其叔父进京,服役于戍营,入锦衣卫籍。明正统十四年(1449),随英宗征伐蒙古瓦剌部南侵,英宗被俘,即史上“土木之变”。后萧惟昌弃武习文,于1454年中了进士,官至山东清吏主事。 萧惟昌在朝为官40多年,办事秉公、施正廉明、不畏强权、爱民如子,皇帝赐尚方宝剑一把让其惩治贪官污吏。萧惟昌的一生,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被世人夸赞。本书为萧惟昌传记,采用章
本书以张廷玉的一生为线索,带读者一探大清宰辅的沉浮;探寻张廷玉为官、理政、做人、教子等方面的心得体会,为读者修身处世、齐家教子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立意高远,以权威史料为据,力图打破读者认为狄仁杰是个“神探”的刻板印象,还原一个善于处理危机、荣辱不惊、一身正气,又充满政治智慧的大唐相国的真实人生;解读在皇权专制的背景下,狄仁杰如何立世为官、如何在武则天的高压统治下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的卓越智慧。
本书是关于宋初名相、诗人寇准(961-1023)的人物传记,重点讲述了其为官生涯中的起伏转折及相关人物的故事。寇准作为宋初名臣,其名声在民间和历史上流传已久,他的声望主要来自于澶渊之盟中左右天子,最终促成盟约的举动;其人慷慨忠义,政治眼光独到,两度入相,但其亦因刚直疏狂的性格、奢靡不密的行事风格而官途坎坷,遭时人嫉陷,引后人微词。本书所引史料以《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寇准碑”为主,并取《玉壶清话》《涑水记闻》等笔记所载,勾勒出一代名相寇准的完整人物图像,也为读者展现了宋初宫廷政治斗
本书讲述了晚唐重臣李德裕跌宕起伏的一生。从门荫入仕到被贬海南崖州,浮沉于政坛四十余载,五次进京为官,两次拜相,四次被贬被排挤离开京城。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以过人的勇气与智谋,施展文韬武略,征讨藩镇叛乱。抑制宦官专权,巩固边防军政,清廉正直,光明磊落,表现了一代卓越政治家、军事家的杰出才干与风范,记得了后人的高度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当选第一任总理,任职二十六年多。
在这二十六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总理国务,主管内政外交,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呕心沥血,他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本部书稿的两位作者均来自原中央文献研究室,长期从事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研究。他们在原文献研究室工作的三十余年中,曾经参加了由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和力平等主编的《周恩来年谱》的写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