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海鲁迅纪念馆编的连续性出版物《鲁迅研究》第101辑,主题是鲁迅小说研究,设有“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辨证””鲁迅文化与实践“”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等专栏,收录了海内外学者撰写的一系列有关鲁迅小说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文章,挖掘了新的史料,进行了新的考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鲁迅研究状况,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有助于人们对鲁迅小说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溯源;探赜索隐;汪文赏析;岁月留痕;美食风物;市井生活。具体内容包括:话说《徙》故事中的故事;《鸡鸭名家》探究;寻访金大力的后代;“庞家肉案”本姓唐;《侯银匠》侯菊原型寻访;寻访《异秉》原型的后人;与汪曾祺笔下人物戴明生聊天;汪淡如的印章;热闹的东大街;寻访庵赵庄等。
本书是一部关于清代戏剧大师孔尚任的传记故事。作品以扎实的资料、原作及传说为依据生动地叙述了孔尚任从出生到成长,到人生高峰,再到失意落幕的全过程,完整鲜活地再现了一位戏剧大师曲折坎坷的一生。作品真实还原了孔尚任在四氏学堂的生活、孔氏家教、科举失败,到其隐居山林、修谱撰志,再到被南巡的康熙皇帝赏识而进京为官的波折人生。孔尚任因创作《桃花扇》而名扬天下,又因《桃花扇》触怒龙颜而跌落谷底,落寞归乡,终老石门山。孔尚任的一生就是一部大戏,作品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忧国忧民的文人在封建
杜甫是众人皆知的千古“诗圣”,一生可谓历尽坎坷。朱东润经典权威插图版《杜甫传》从杜甫的诗作入手,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诠释并讲述了杜甫坎坷的一生,及其诗歌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记载了安史之乱前后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及诗人颠沛流离的个人生活,具有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 朱东润,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中国著名传记史家,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教育家、书法家。朱东润在书中回顾了杜甫生活的年代与背景,意图从时代的高度解读杜甫的一生。朱东润经典权威插图版《杜甫传》配有43幅图片
本书共7章,从浩瀚的史料中沙里淘金,记叙了孟郊清贫而又充满诗情的一生,描述了诗人正直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以历史的眼光还原孟郊的坎坷人生,从广阔的文化背景论析孟郊的诗歌创作。
“如果将唐史研究比为一场考试,那么杜甫几乎是在把答案展示给你看,只不过他的手势和暗号需要解读。”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宋代以来,诸家对杜甫生命历程的划分多侧重后半段,关于杜甫的前半生很少有深入考证,以至杜甫的实际生命史划分不均衡,人生前三四十年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本书聚焦杜甫的前半生,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唐史研究,将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历史图景。
本书以评书列传的形式围绕中国足坛历史上的十三位传奇巨星展开,其中有所向披靡的名将、有羽扇纶巾的儒帅、还有绽放的铿锵玫瑰……展现出了一幅以这批众多球迷心中的热血榜样们为主角的波澜壮阔绿茵画卷。作者苗霖通过实地走访球员、教练、媒体人,收集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在书中对不少球员进行了专访,可谓是将这十三位中国足坛传奇巨星们场上场下的精彩故事和盘托出的体育作品。在书中早已退役名宿的生涯黄金期时,国内的体育媒体专业化程度和传播广度很难与现在同日而语,所以本书所讲述的内容就更为难能可贵。
本书为一部中国古代史作品。班氏家族在汉朝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不仅贵为西汉外戚,东汉时班彪、班固、班昭等人更是两代接力,耗尽一生写就千古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班超则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对话。首次从家族史角度,系统讲述班氏家族,上溯春秋战国时期,下至隋唐王朝,贴合“一带一路”倡议,有《左传》《汉书》《后汉书》等多部史料的阐述与剖析,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书叙述了秦汉时代游士与游侠兴起又渐趋消亡的过程,描绘了这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图景和多彩的社会风尚。在关注历史运动的大背景和大关节的同时,将学术研究和非虚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范雎、张良、韩信、刘敬、贾谊、汲黯、郭解等前人虽有了解但又缺少细致解读的人物,由心理历程到生命历程,做了深入挖掘和解析,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诸如战国变法运动的开展、秦国的主客矛盾、汉初的王国、汉文帝的历史形象等学界虽有讨论但尚无定论的问题,本书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本书呈现了一幅以鲁迅、章太炎、黄侃、王国维、陈寅恪等为代表的二十余位我国近现代史上,在建筑学、哲学、史学、文学、训诂学等领域有重要成就的学者教授群像。书中将曾经做过教授的学者文人的为人为学、精神气质及生活往事一一呈现。传主个性鲜明,作者将宏观背景与微观细节相结合,呈现出一幅风雅宏阔的近代大师群像,并折射出他们所处时代历史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