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的诗词集。全书收录了自1913年至1976年间112则毛泽东、周世钊关于诗词酬唱的文字。字里行间既有豪迈激越的博大胸襟,又有情深意长的同窗之谊,更多的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毛泽东诗词》被称为一生要读100本书中的一册。周世钊对毛泽东诗词的注解、论述亦有他特殊的身份地位和独到见解,被称为是最早探索毛泽东诗词这座宝塔山的路标,是我们的必读之书。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在由国内革命战争向全民族抗日战争转变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批判“左”的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军事路线,制定正确的军事路线,指导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而写的。全文由如何研究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以及战略防御五章构成。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强调研究战争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共性和个性相联系
本书共收录毛泽东评点屈原、宋玉、贾谊、陆机等27位辞赋家35首作品,每首作品分为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感赏受。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辞赋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本书共收录82位词人的316首作品,每首作品分为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感赏受。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名词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的风格流派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以苏轼、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又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毛泽东曾说“词有婉约、豪放两派”,而他自己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本书就是按照毛泽东的这种论述,采取例证的方式加以讲解,希望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发。本书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词人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就曾一度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本书引用毛泽东评点圈阅的元代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杂剧则引用毛泽东评点圈阅元代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梧桐雨》等名家名作,并加以评析讲解,希望能给读者以有益启发。本书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毛泽东评点古代39位小说家的173部作品,分上下两册,既有《搜神记》《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短篇小说,也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长篇章回小说。每篇分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辞赋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古文,原指先秦两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又指1919年“五四”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毛泽东阅读古文的范围相当广泛。他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等历史散文的挚爱已经不是秘密,其它古文,诸如议论、抒情、写景、状物、书信、序跋,乃至宗教经典,也无不饱览,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本书收录的就是毛泽东在他的文章、诗词、讲话和批示中提到的、称引的、化用的古文作品,从中可以了解他的文化性格和情感世界,以及他对文化遗产的态度,贯彻他倡导“古为今用”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收36位散文家的153篇作品,下卷收38散文家的90篇作品。每篇作品分为原文、注释、毛泽东评点和赏析四部分,赏析则对毛泽东的评点本身的意蕴加以讲解。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评点内容加以解析,包括这些古代散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影响以及作品的价值等。毛泽东的评说在今天仍有参考借鉴意义。
本书以记实的手法和翔实生动的语言记述了毛泽东对白崇禧、蔡廷锴、陈济棠、程潜、戴安澜、邓宝珊、傅作义、高树勋、韩德勤、何应钦、胡宗南、蒋鼎文、李济深、李宗仁、马占山、汤恩伯、卫立煌、吴化文、阎锡山、张辉瓒、张学良、张治中等22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评价。对每一位被评点的人物分三部分加以叙述:第一部分“简历”,是对毛泽东评点的人物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毛泽东评点”,是选自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有关选集、文集、文稿、书信、诗词、传记。第三部分“评析”,是对毛泽东评点原文的解析。着重说明毛泽东评点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