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与人类认识同
步诠释《老子》的新作。注
释者以独特的精神形态分析
的视角,对万经之王《老
子》的幽微内含探赜赏要,
钩深致远,力求使老子哲思
有所新的发明。注释者在哲
学、文学、古汉语方面均有
较深的学识基础,因而对《
老子》这部哲理高深、文字
高古、行文诗化的哲学佳构
,在每章的提示、注解、翻
译方面,都有较好的全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选《庄子》中近百个经典文句,以现代人的问题意识与关注的话题点导入,总结出有用与无用、自由与有待、同与异、梦与醒、工具与机心等88个关切点,配以注释、译文、解说,帮助读者在充分理解原典的基础上汲取思想活水。既回到庄子生活的战国乱世理解《庄子》,又以《庄子》思想观照当下社会与人生,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由于对中国哲学与文学的热爱和研究,布莱希特被同时代人称为中国人,而他在流亡丹麦期间的诗作《老子流亡路上著<道德经>的传奇》更是将他与中国的老子道家思想联系在一起。一直以来,西方学者对布莱希特这首诗的评价高度一致,如认为它当属布莱希特最为著名的诗歌之一20世纪最为优美的德语诗歌等,即便有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但学者们对诗作中所蕴含的道家哲学思想和道家风格的行文方式却甚少关注。这部作品是如何创作产生?应怎样把握其源头、修改和最终成品?当这部诗作与道家思想联系起来时,应如何理解诗中的句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位列“四书”,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毋庸置疑的影响力。“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博士,钻研《孟子》多年,在本书中结合现代生活实际,从应用的角度,对《孟子》进行了详细解读。从修身养性,到价值判断,从人性审视,到治国理政,樊登延续其讲解经典著作“通俗、幽默、实用”的风格和优势,将《孟子》蕴涵了孔孟几代并穿透千年千年的智慧,从容道来。
本书以杜维明先生提出的“精神人文主义”思想为理论框架,溯孔孟荀董之源,续程朱陆王之思,基于孟子文本,对儒家商业伦理的源头活水进行了深入阐发,在开显儒商精神、建立儒商认同、超越启蒙心态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探索,是当代儒家商业伦理研究的重要著作,能为新商业文明的建构提供有益参考。
《敬和堂集》十三卷,明许孚远撰。许孚远师从湛若水弟子唐枢,承其笃实之风,又会通王守仁良知之说,标举“讨真心”与“克己”,对当时阳明后学游谈不实之流弊多所匡正,以存养与省察相须并进为必要工夫,在晚明学界独树一帜,对刘宗周之学尤多启迪。其著述除文集《敬和堂集》外,尚有《论语述》《大学述》《中庸述》《九谛》等,皆罕有流传,国内已无完帙。此次整理,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二十二年叶向高序十三卷本为底本,此本收录许孚远在万历二十三年之前的诗文。
中庸之道在中国哲学传统中一直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与纽带,并以诚作为沟通的方法与途径。《中庸明意》以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为底本进行解读,致力于重建儒家哲学、思想和文化的精神祖先,重新发扬修道之谓教的精神,直至确立家之教的高度,把明意理解为致良知,诚于祖天,便能心中无限光明。所谓祖天,就是如天一般的祖先意识,而诚于祖天之意,就是感悟自己当下与祖先相通的那种通天之意。《中庸明意》的注中多留意于海外学者的解读,如辜鸿铭、陈荣捷、杜维明、安乐哲等人的翻译,这样不仅多了一层跨文化视角,更体现出《中庸》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语境下,探讨儒学两创与构建中国式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实践逻辑和融合机制,归纳和剖析儒学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可能性,以及传统儒学进行两创的现实路径,为阐释以儒学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独特类型提出新的现代性理论范式以及全新的比较视角,同时提出儒学参与中国式现代性话语体系构建的两创策略和解决方案。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有三个:(一)儒学具有现代性基因,是中国式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球现代性重要组成部分。(二
《周易》被誉为“第一国学”“群经之首”,是中华经典中的经典,集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型塑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影响后世数千年。易学名家、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复精心择取《周易》中深富智慧、最具代表性的段落近百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剔掘出蕴含在《周易》中的文化原型、微言大义和哲理哲思,并紧贴当下读者关心的内心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带领读者了悟《周易》精义,探寻古人的思想世界,进而绾合读者自身的心路历程,把握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本书以先秦气论思想为研究的整体,在借助于出土文献材料和先秦原典互证的基础上,以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线索,一方面试图打破外来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打破过往学界注重分散、个别等差别研究而忽视整体系统研究的习惯,重新勾勒和构建先秦时期气论哲学的产生、发展及成熟的逻辑脉络,采用文献研究和哲学分析相统一、逻辑和历史相统一、学术观念史和文化史相统一等方法,将全书分为六章、导言和结语共八个部分,对先秦气论哲学的思想渊源、发展成熟和历史过程、一般性质、超越性、兼涉宇宙社会人生的哲学体系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