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根本任务,针对当前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生活、学习实际,分九章全面介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涵义、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制约因素、建设模式、方法策略、实施路径、建设效果评价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新媒体应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意识,掌握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思政教育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本书以差异为分析视角,以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差异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差异思想进行梳理,提炼了差异的研究意义与本质;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差异思想的内容、本质与特征。基于此,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差异范畴的相关内容,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差异的内涵与本质,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差异的思维方式、实施方法、实践导向三个基本维度,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差异的四个特性,即矛盾调适性、客观动态性、探索开发性、价值规约性。考察了当前人们在发展中所面对的差异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思想道德建设是指包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等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建设工程。本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目标、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基础、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指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领域、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国际视野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以期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深入。
本书围绕接受动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范畴,在明确何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动力生成、动力作用、动力优化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构成-一生成--作用--优化的纵向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形成。较为系统地理论认知,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件,具体而言:1,通过对学界关干接受动力内涵与外延研究的进展梳理与成果把握,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基本指向,在对接受动力本质的把握中透视动力要素的内涵、条件、分类,明确研究的分析框架。2.在明晰思
本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场景论的生成逻辑和时代背景,厘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科学内涵,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营造和运用的依据、原则、方法,同时,全面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各类形态的内涵、功能和运用,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场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利用各类育人场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创新,使其成为能够让人真实感触和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以更方便灵活的形式让人获得更加真切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场景
本书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为研究对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在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的特征,并总结其价值意蕴,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淡化的表现,从文化的角度对相应问题加以归因和分析,确立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的多维举措,体现对人的人文关怀。从现实来看,随着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力量的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文化的属性不足,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被遮蔽,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精神需求得不到足够的关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被弱化。鉴
本书系天津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视角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强调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视角出发,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理论研究篇、实践探索篇、教学创新篇、教案优选篇、借鉴参考篇,分别研究相关基本理论、主要实践形式、思政课教学方法、国外相关成果对本课题的借鉴意义
该书从理想信仰、绝对忠诚、严守纪律、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等方面,以小萝卜头、谭沈明、何功伟等17位红岩英烈的感人革命故事,展示了在铁蹄蹂躏、混乱的旧中国,在探寻国家民族解放的道路中,知识分子、革命群众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传播马列主义、为建设一个新中国甘于奉献、敢于牺牲、敢于战斗的感人故事。
书中首次详细解读了韦希成、谢育才、韦德福、邓致久、盛超群等鲜为人知的革命烈士的故事,针对读者熟知的革命先烈补充了新的史料和故事解读。该书还为读者开展党建、研学活动,提供情景阅读剧本,帮助读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从保护传承好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繁荣红色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弘扬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多角度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作了探索,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不惜流血牺牲、百折不挠的伟大革命精神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及其珍贵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创造辉煌成就的见证,而且也是新征程赶考路上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实现中国梦的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逻辑理路、哲学依据与方法论,日常生活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以及大学生成才、红色文化,乃至借助元宇宙、人工智能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等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全书所收论文视角新颖、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兼具理论性和前沿性,对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提出诸多有益思考,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