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元代出仕中国的高丽人群体进行了细致和系统的研究。书稿对海内外学界涉及元代出仕中国高丽人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举凡韩、日学界此前对元丽关系史的研究著作、论文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用,对韩国学界学术大家如金庠基、卢启铉、李玠奭、张东翼等人的著作均有介绍,国内的研究动态有充分的掌握。书稿引用《元史》《高丽史》等中韩正史的同时,大量采撷元丽时代当时人的文集,特别是来自《韩国文集丛编》中的高丽人文集,如李齐贤《益斋乱稿》,李榖《稼亭先生文集》,崔瀣《拙藁千百》,李穑《牧隐文藁》等,从中找出可资运用的
本书主要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中外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力求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选取经典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的中世的政治文化以及君主制度进行反思式的评论。本书涉及汉、魏、晋、南北朝、唐及五代十国时的二十多个历史事件点,论及近百位历史人物,主要集中于传统价值观下君主与政治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对整个文官体系的影响,通过对其人、其事的多视角、立体性评叙,本书努力深入到中国古典政治活动所蕴含精神内核之中,并对之进行批判性的文化反思。本书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历史
本书为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吴宗国教授主编的,由中国古代史各方向专家集体写作的一本官僚政治制度通史,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监察机制、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等进行了简明扼要而又全面的论述。 书中从官僚政治制度的起源开始,一直写到帝国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间上涵盖了从秦汉到明清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宋元以前部分没有作全面的铺叙,而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重点探讨一些问题。明清时期文献材料更加丰富,对当时的官僚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做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描述。
明清时期,正值西方国家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中国亦处于朝代交替之际,深受内乱、倭患、海盗及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为了御外敌、平内乱、治海洋而大量设置专职海防职官,即在地方行政体系中增设加海防衔之官员,其中由以海防同知为重。本书基于明清时期国家治理海洋的需求,深入研究明代以来海防职官的产生背景、置废兴替、历史沿革、空间分布与职能演变,以具体案例分析海防职官在海洋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与影响,进而揭示我国明清时期的海洋治理运作及其成效,汲取历史经验。
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根据现代标点符号用法统一进行了标点,方便读者阅读这些殿试文章,汲取知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书写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新中国政治史反映的是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是新中国历史的核心内容。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正确认识新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能够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本书是作者继《新中国政治发展论略》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政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 本书自初版以来,广受好评,于1993年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本版为纪念田余庆教授百岁诞辰而推出,除修订少量文字讹误外,主体内容一仍其旧,以存原貌。
《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为解读清朝前150年太监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时期涵盖了清朝历史上三位最重要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他们的统治观念都深受明朝宦官腐败当道的影响。在这部极有开创性的著作中,作者探讨了清朝皇帝如何设法避免重蹈宦官干政的覆辙,以及太监在种种限制下是如何取得权力与地位。本书描绘了那些曾经忠诚却最终背主的大太监,也展示了普通太监的生活。这些故事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为我们窥探清宫世界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视角。
试策是一种考试文体,宋代的策问和对策已经形成完备的体制规范,本书研究宋代试策文本,既归纳其作为一种文体的基本要素,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宋代试策文体的演变过程。从文章学角度而言,作为考生精心结撰的应试文章,宋代试策的篇章结构和遣词造句自然都有其独到之处,本书立足试策文本,细致考察其写作策略和文学特性。其次,宋代试策与时政、经济、文化都有密切关联,研究宋代试策文本,本书力图从试策文本中管窥宋代的政治和文化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