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论述全球化与民粹主义的专著,有助于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的政治效应,探寻全球化的发展轨迹并预判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民粹主义在发达国家的兴起,此前数十年间不遗余力推进全球化的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始转向逆全球化。要透彻理解逆全球化思潮的形成与蔓延,就要剖析全球化与民粹主义兴起之间的因果机制。其次,本书有助于分析近年来发达国家政治变局的深层原因。作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一个部分,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政治变局最集中体现在民粹主义的兴起上。对民粹主义起因的深入探索,将使我们能够更确切地
本书从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三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1945到2010年英国经济政策的三次调整。在经济理论方面,二战后英国先后经历了从马歇尔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右派;从新右派到第三条道路经济学的三次转变。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二战后英国先后经历了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从需求管理到撒切尔政府的供应侧改革,再从供应侧改革到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改革。二战后英国实力虽已相对衰落,但在世界形势发展的转折关头,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总能领世界变革之先,从而使英国经济的
《中东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组织编写,对中东地区和主要国家的政治与安全动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关系等进行跟踪与分析,为观察和研究中东地区与国别问题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和趋势及相关学者的观点。本年度报告首先对2022~2023年中东地区整体形势及政治、经济、安全、国际关系等领域进行回顾、分析和研判;其次,以“气候变化与中东地区可持续发展”为议题,介绍并分析了土耳其、沙特、阿联酋、以色列、伊朗、埃及、摩洛哥在参与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谋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制定、
本书为苏州科技大学亚太国家现代化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集刊《亚太国家研究》第4辑。 集刊主要聚焦俄罗斯问题研究、日本问题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和亚太地区英联邦国家关系研究。 本书共包括10篇文章,分为两个栏目,分别涉及俄罗斯强化战略东移亚太问题,安重根的“东洋和评论”与东北亚和平结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形成,日本外务省在二战时期欧洲战争初期特别是1939年前后的应对情况,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平田末治在台湾总督府暗中支持下进行所谓西沙开发的情况,美军占领时期冲绳移民移居玻利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色列对恐怖主义和反恐的认知;以色列反恐战略的目标;以色列反恐战略机制和手段;以色列反恐国际合作;以色列反恐战略评估与启示。
本书汇集了“亚洲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十余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主要是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以现场观察、访谈为主要手段开展专门化、系统化的比较研究。由十余位国别区域研究和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术精英组成的调研团队,足迹遍及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剖析多国工业化时代政治进程的演进机制。这一研究项目开启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新范式
郑州大学主办的学术辑刊。刊物秉承“历史与现实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办刊主旨,以文章学术品质与创新作为选稿的第一原则,着力打破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科界限,主要刊发有关亚洲史和亚洲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重点关注亚洲研究的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亚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具体栏目设置包括:区域国别学研究、亚洲文明史、亚洲文明对话、当代亚洲热点问题、理论探讨与亚洲学术史等。作者主要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国别区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硕博研究生。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2)》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组织编写。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哲,其他作者均为中亚问题研究机构和高校相关院系的专家和学者。《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2)》书稿主体部分由总报告、地区形势、热点问题、中亚与世界、中国与中亚、国别形势六个部分22篇报告组成。本报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回顾了本年度以来中亚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和安全的发展形势,内容涉及中亚地区总体发展形势分析、中亚国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浪潮的兴起,近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获得了强劲且良好的发展动力。不过,中亚研究的学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是学界的一个共识。本书的主要目标在于讨论有助于提高中亚研究学理化水平的若干理论路径和攸关中亚地区稳定的部分核心议题。其中,第一部分考察了三十年来中亚研究的基本状况,并基于此分析了可针对中亚地区开展学理研究的两条路径:比较区域研究的运用和中层概念的创新;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三个或许可衍生相关学术命题的涉中亚研究议题:“颜色革命”、地区治理、地区秩序。通过在研究中推
作为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国家,以色列境内移民各种各样,既有犹太移民,也有非犹太移民,还有以色列人向外移民。大批移民的流入不仅深刻塑造了以色列国的族群结构和文化特征,而且在其经济起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色列迅速崛起为“创新创业国度”的关键人才支撑。为了强化犹太国家的单一族群属性,以色列政府把吸收犹太人回归作为基本国策,颁布《回归法》、设立移民吸收部,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对非犹太移民(例如外籍劳工和非法移民)采取严格的管控和限制政策,实施差异化的对待和社会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