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莱斯基经济动态理论文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5篇文章,以及及一个统计附录。第一部分包括4篇文章,前3篇呈现了卡莱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及对大萧条的独特理解,重点是投资决定的经济周期机制以及隐含在其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第二部分包括7篇文章,从微观基础即成本与价格之间关系开始,到宏观层面收入分配的决定,再到有效需求理论,卡莱斯基阐述了国民产出、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将问题的焦点明确指向了投资决定因素;随后是卡莱斯基关于投资决定因素的思考,包括“风险递增”和宏观投资模型的构建。最后,
本书是关于宋代经济思想的学术专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采用考据、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还借鉴系统论和结构主义的思想。本书从理论上提出了经济思想史应当研究生产力思想的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王朝中主张通过控制和干预经济、通过官府直接经营工商业来实现富国目的的做法,应该追溯到南宋时期。本书以王安石为重点,分析了宋人对生产与水利的思想见解:以苏轼为中心,阐述了宋代思想家关于人口与资源问题的认识和论点;从宋代《农书》中,整理、研究了以综合治理与合理经营为主要内
作者在西方经济学说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著作为其代表作。在西方经济学说中,主要是国家干预论和自由经营论,在各个时期,时而是这种思潮占统治,时而又是那种思潮占上风,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几乎一直是这两大经济思潮的兴衰交替。本书所论述的,就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国家干预论和新型自由经营论两大主要思潮,以及它们的各个流派。
本书收录重商主义理论九篇经典作品,即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关于制造业问题的报告》(179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导言》(1841年),J.W.霍洛克斯的《重商主义简史》(1925年)等。这些论述在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中曾发生过重大影响,也为西方各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商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九篇文献均系第一次完整翻译出版,对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了解20世纪伊朗政治、经济最全面也是最为权威的书籍之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作者运用了跨学科、跨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问题,同时还兼用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本书不仅在西方伊朗学术研究界饱受推崇,在伊朗国内的影响更为深远,甚至对我国伊朗研究也有建设性的影响。本书是伊朗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专业必读书目之一,深受东西方伊朗学研究者的推崇。
中国近代出现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新术语,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学术界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潜心10年,对该主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本书成果。本书内容涵盖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依据近代经济学概念体系选择主要术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关注重点在古今经济知识与经济思想之变;既从个案上研究了132个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又在整体上研究了三个阶段经济学术语形成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将学科史与概念史方法相结合;在史料运用上,以教科书、经济辞典、
《我们的荆轲》以历史传奇刺秦为蓝本,却赋予人物以穿越般的现代思想,在犀利的对话、幽默的表演和颠覆性的故事背后,挖掘人性的真实,直面选择的困境:荆轲究竟为何刺秦?侠客是否称得上英雄?我们的追寻的高人在哪里?在彼岸抑或在此岸?
本书内容讲述: 在顾炎武时而带有批判色彩的描述中, 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江南经济在明代中晚期取得的长足发展, 意识到经济的日益活跃, 同时也深刻理解到传统里甲制度的没落, 经济作物日益挤压粮食生产后的严峻的粮食问题。从顾炎武丰富的经济著述中, 我们可以深入理解, 为了发展经济, 必须平衡粮食生产与工商业发展的关系。白银浪潮时代江南经济的活跃与繁荣早就证明了中国人精明的工商业才能与迅速的应变能力, 而改革开放之后以苏南和温州为代表的江南经济的重新活跃, 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毫无疑问, 假以时
本书认为,在古代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传统社会的微观经济理论——不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理论——“治生之学”。“治生之学”是古代商人群体在“利欲人”约束下,在政府“富贵尊显、久有天下、令行禁止、海内无敌”治理目标下,在道德、制度、政府影响下,通过适应、博弈、突破达至经营治生的理论。全书阐述了以市场为空间、商人为主体的商品流通关系,建立了以“流通”为框架的理论体系,诠释中国古代微观经济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历史基础。
本书是一部以中国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脉络的断代史书。本书在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及前提下,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1978~2018年四十载岁月里,中国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理论的时代性演变,旨在客观记录、研究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探寻中国特色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政策、理论脉络,更深刻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