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康定斯基作品的选集。康定斯基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法国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与彼埃·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青骑士”。 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且担任首届主席,后又创建青骑士派。康定斯基的早期创作主要在慕尼黑展开,本书选取了他在慕尼黑写下的主要理论作品及艺术作品阐述这位大师早期的活动轨迹。
守望者·形视系列:凝视图形,思辨艺术
勒内·弗朗索瓦·吉兰·马格利特是比利时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画风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日常场景,不作变形歪曲,但事件与细节的意外组合,产生奇特怪诞的神秘意味,如同睡眠中醒来一瞬间,在不清醒状态下所产生的错幻视觉,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独具
本书共六章,即课程设置与解读、基本概念释义、构思的过程——形之于心、构图的过程——形之于手、构思与构图的契合——心手相应、案例分析及作品赏析。本书厘清了构思与构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意图的表达和形式的组合。着重于思维能力训练:好奇心与观察力的培养,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开发,调理性欲表现力的训练,视觉表述能力与构成能力的推敲。
本书从起源的、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西洋绘画是如何被命名的,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绘画实践的发展如何回应现代艺术领域的境况, 以及画作的名称如何型塑了从勃鲁盖尔和伦勃朗到当下这段时期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作者以17和18世纪艺术资助的衰落和艺术市场的兴起开篇, 作者注意到这一时期还伴随着画作传播速度的增长, 以及公众观看的民主化, 这促使了通过“速记”来识别作品这一需求的产生。
本书首先分别明确了日本画论及中国画论的定义,浅析二者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了中日绘画的材料和技巧,通过展示个人作品,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中日绘画的魅力。讲解全面、意蕴丰富、案例翔实,让读者理解并感受到美术作品之美,提高了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同时有助于促进美术的交流和发展。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的《艺术中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等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本书是一本康定斯基的文选集,内容主要覆盖了康定斯基的具体创作元素,作者对相应的创作元素或感兴趣的一些创作和形式的理解,康定斯基与同时代大师们的一些联系(主要以回忆、问答、采访的形式)。
本书剖析荷兰17世纪绘画题材多样化的原因,与意大利画家喜欢再现《圣经》或神话故事不同,荷兰画家更喜欢再现现实生活。另外,荷兰17世纪绘画中风雅趣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世俗生活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最后,荷兰17世纪绘画的发展和创新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本书从“宗教改革”和“构建文明”两个维度来研究荷兰17世纪绘画。宗教改革对荷兰17世纪绘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画面中再现的世俗生活充满了家庭美德,风雅趣味体现出了正在逐渐形成的文明。
你想知道被保密责任条款约束的心理咨询的世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吗?你想知道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为何会康复,以及通往康复的途径是什么吗?你想知道人们的潜在力量是多么强大吗?日本纪实文学大奖得主最相叶月费时7年研究采访, 读遍150册以上专业文献,首度公开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实况。全书以轻柔扎实的文字,带领我们直入心理治疗过程的深处,并附有珍贵的第一手诊疗字稿,让读者深入了解在日本精神医学界有「医生的医生」称号的中井久夫教授及河合隼雄先生两位巨擘的「箱庭疗法」和「风景构成法」,带领我们去探访心理疗法的历史和现实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课程设置及解读,第二章课程实施方式,第三章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的产生及发展,第四章照相写实绘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拓展和影响,第五章课程安排及要点,第六章学生作品点评。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照相写实绘画在西方当代艺术中形成的历史背景、产生动因、演变方式和发展历程;其次,探讨该艺术语言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契合的可能性,分析其促进当代绘画发展的多种因素。本书的核心部分是关于这种艺术语言和创作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和使用图像、如何认识图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如何制作照相写实绘画作品、如何将图像
本书中讲述了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研究人员以及其他的科学家、文物管理员和艺术史学家采如何从物理层面的角度对画作进行探究,通过16个真实的鉴定案例,记录了如何用科学的手段检测一幅画的真伪,图文并茂地讲述“赝品”的故事,揭开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历史之谜,带领读者探究名作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