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身处西方哲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刻,以及古希腊自然哲学、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交点;他的观点、立场、言辞和思想充满张力与魅力,对它们的刻画与定位也历来困扰着后学。弗拉斯托穷数十年研究之力,从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及一众苏格拉底派记录者交叠繁复的文本中勾勒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一位坚持采用辩证方法追索何为良好生活之问题,同时矢志探求知识、德性与幸福相统一之真理的哲人一位反讽家与道德哲学家。
本书的写作融合经史与义理、论证与诠释,是二战后英语世界分析哲学在古代文本研究上实现范式
哲学就是哲学史,就是一部充满争论、辩难和质疑的思想史,当代法国哲学尤其如此。因此,为了准确把握当代法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这些作为一个个具体节点的思想公案就是一种非常有效但并不容易的路径。 本书拟就当代法国哲学中以下或隐或显的争论和辩难做一些初步探索:拉康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内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推进,就凝视对萨特的批评,就安提戈涅对黑格尔的批判;列维纳斯就他者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批判,就负于存在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批判,以及以他者为核心对海德格尔的时间哲学的批判;梅洛-庞蒂以身体为核心
本雅明的文字,无论置于哪个时代都历久弥新,而其身为哲学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左派思想家和译者的多重身分,更让他的作品被各个领域奉为经典之一。本书为德语直译,分为美学理论、语言和历史哲学与文学评论等三个部分,收录了本雅明最具代表性的十篇作品,像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巴黎,一座十九世纪的都城》《译者的任务》《说故事的人》等,让读者得以从各个面向理解其思想理路,一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心灵。
本书是一部柯林武德的思想自传。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其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至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在本书中叙述了自己思想的发展历程,以真诚的态度剖析自我,犀利地批评了当时的哲学、史学研究状况,总结出历史哲学原理,提出关于历史观念的三条定理,构建了自己融通哲学与史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柯林武德提出的问答逻辑和“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等主张,为历史学科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书是中文世界最为人熟知的福柯作品。
罗兰·巴尔特说,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
福柯称此书为我的第一部著作,历史学家彼得·盖伊则将《规训与惩罚》描述为福柯的关键文本,认为它影响了19世纪监狱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事实上,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哲学、政治、历史乃至建筑、艺术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本书是1948年罗斯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所做的关于柏拉图理念论的系列演讲的结集。罗斯在本书里系统探讨了柏拉图理念论的起源、理念论在柏拉图各个重要对话中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解释和批评,以及现代柏拉图学界关于柏拉图的各种重要理论争论。现代学者对柏拉图思想的诠释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亚里士多德的转述和评价,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专家,罗斯同时精熟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原始文献,对于师生二人的思想也最有发言权。该书的英文原版最初于195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多次再版并
本书围绕着人的生存境遇这一视角,考察在主体哲学衰落后,福柯的自我思想是如何解决这一哲学难题的。福柯早期对治理术的研究,其实是对主体解释学的自我技艺如何塑造了客体化的主体的考察。而他对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的自我技艺的阐释则是为了抵制治理、克服客体化主体这一人之生存困境而作出的哲学探索。本书梳理了福柯对主体解释学时期与古希腊-罗马时期不同的自我技艺之相关论述,试图说明福柯要在这种对照过程中构建属于他自己的自我思想。本书则尝试以真理与自我、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梳理、阐述福柯的自我思想。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被誉为“存在主义之父”,是19世纪最富有激情,也最难以理解的哲学家之一。他生活在丹麦黄金时代,一生笔耕不辍,用极为流畅的文字撰写了大量反思基督教精神,分析爱与苦难、勇气与忧惧的作品。在短暂的一生中他不停地思考生命本身,强调“单个的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每一个人的“内在性”。直到生命尽头,他都在追问那个关于“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世上做一个人。 英国哲学家和传记作家克莱尔·卡莱尔这部充满新意、令人感动的传记,尽可能地从克尔凯郭尔本人的视角描绘了他非凡的
本书以“生命解放”为视角,深入探讨“生命政治”的内涵与问题意识演进、生命政治的“主体”回归、生命安全、生命福利、生命自由、生命政治的生活实践,分析了齐泽克“生命政治”思想的出场意义及局限,揭示齐泽克“生命政治”是一种关于生命解放的生命政治,为西方社会的生命政治批判提供理论支持,为当代生命政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