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超声经典专著,截至目前,巳出版到第5版,深受欧美国家超声医师喜爱。本版运用简洁的文字,由浅人深的写作方式,将正常超声解剖学和生理学重要知识点、临床思路和诊断融会贯通。全书共分8个部分,详细叙述了超声的临床应用、理解超声解剖学的途径、腹部超声、盆腔超声、产科超声及新生儿超声、小器官超声、特殊超声专业技术、当代超声技术。本版新增了2个章节,即肌肉骨骼超声和小儿超声。肌肉骨骼超声介绍了用于可视化肌肉、肌腱和韧带解剖学的最新超声技术;小儿超声介绍了这一新兴专业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及5D技术,扩展了
医学实验室认可ISO15189:2022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范例张秀明欧铜阚丽娟张丽军主编北京内容简介医学实验室按照ISO15189即《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是提升其质量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22年12月正式发布了新版ISO15189:202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已将该标准等同转化为CNASCL02:2023即《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并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编委会依据ISO15189:2022编制了管理体系文件,
本书从图像分割与校正模型和水平集方法的基本概念出发,整理了若干基于水平集和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与校正模型。全书共11章,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介绍医学图像分割与校正的方法,包括医学图像分割与校正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相关模型和方法。第二部分(第2—4章)详细讨论二区和多区图像分割与校正模型,包括多区MR图像分割与校正模型、抗噪声医学图像分割与校正模型及基函数表达的人脑MR图像校正及分割模型。第三部分(第5章)介绍多图谱融合的三维人脑MRI分割及校正模型,主要针对3D人脑M
不良姿势会对某些部位的关节、肌肉和韧带造成过度压力,甚至小损伤。如果损伤累积,就会产生疼痛。如何改变不良姿势,养成良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远离慢性疼痛?这本书真实且具体地指出了从早晨到睡觉为止,我们所做的错误姿势。作者在我们经常做的错误姿势旁边,用非常亲切的文字和图画指出了“正确的姿势”,看着示例一步一步跟着做,能让你远离慢性疼痛,并将正确的姿势内化成你自己的。这本书让你在医院或运动的一个小时之外,每天23个小时都拥有一个陪伴在身边的疼痛主治医生。
本书主编顾兵教授、许建成教授、王佳谊教授、方琪主任主持并邀请国内临床一线的众多检验医学专家们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汇编成书。本书按照检验医学与临床亚专业的交叉进行设计,以案例经过、临床案例分析、检验案例分析、临床案例总结、检验案例总结、专家点评等结构形式详尽解析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检验技术,展示临床典型的多学科融合案例,全方位展现检验与临床融合的思维模式,通过典型案例为广大检验工作者提供各类疑难案例的学习指导。
本书主编杜鲁涛、唱凯、李贵星均是国内检验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邀请国内临床一线的众多检验医学专家们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汇编成书。本书按照检验医学与临床亚专业的交叉进行设计,以案例经过、临床案例分析、检验案例分析、临床案例总结、检验案例总结、专家点评等结构形式详尽解析内分泌疾病相关的检验技术,展示临床典型的多学科融合案例,全方位展现检验与临床融合的思维模式,通过典型案例为广大检验工作者提供各类疑难案例的学习指导。
本书主编崔巍教授、续薇教授、王学锋教授均是国内检验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邀请国内临床一线的众多检验医学专家们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汇编成书。本书按照检验医学与临床亚专业的交叉进行设计,以案例经过、临床案例分析、检验案例分析、临床案例总结、检验案例总结、专家点评等结构形式详尽解析血液与体液疾病相关的检验技术,展示临床典型的多学科融合案例,全方位展现检验与临床融合的思维模式,通过典型案例为广大检验工作者提供各类疑难案例的学习指导。
本书汇集了血液与体液相关疾病诊疗过程中检验与临床沟通、融合的48个典型案例,共分三部分,分别为“临检血液”“骨髓”“体液及其他”。每个案例由概述、案例经过、案例分析、知识拓展、案例总结、专家点评六部分组成。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案例均由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合作后共同完成,体现了检验与临床协作配合、融合发展。
本书汇集了全国多家医院内分泌疾病检验和临床沟通与融合的42个典型案例。全书共分五部分,分别为“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代谢紊乱”“性激素分泌异常”“其他相关疾病”。每个案例由概述、案例经过、案例分析、知识拓展、案例总结、专家点评六部分组成。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案例均由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合作后共同完成,体现了检验与临床协作配合、融合发展。
本书将对临床常见的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和多发性传染性疾病进行系统阐述,共包括五章,涵盖了感染性疾病概述、实验室检测方法、常见细菌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常见病毒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常见真菌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等。书中详细介绍各类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具体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其中,针对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书将重点围绕经典分离培养技术进行阐述,帮助读者准确识别病原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书将侧重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便更快速、准确地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