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成长中的青春、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青春是探索之旅、挖掘学习经验、拓宽学生视野、理想信念与创新精神、创意与创新创业计划、双创实践活动、组建双创团队、展现青春活力、传承和发展红创教学理念。
本书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1.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建立(1949-1958年),2.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发展(1958-1966年),3.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挫折发展(1966-1979年),4.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恢复调整(1979-1985年),5.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市场化探索(1985-1992年),6.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市场化发展(1992—2003年),7.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优化完善(2003-2013年),8.高校毕业生就业
本书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理论概述出发, 简单阐述新形势下会计制度的变化对高校的影响, 从会计核算、财务预算管理及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重点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系列优化策略, 以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书全面系统地探究了“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基础、实践路径、方法论、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评价评估、组织管理等,为关心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读者提供了一份简明而清晰的知识地图,并结合中国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就如何在中国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和支持系统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整个研究前后持续十年,书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已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本书是目前中英文文献中仅有的一部对“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对中国“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提出系统性
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几年来,上海大学根据自身实际,将党建与思政工作融入学生生活园区,实施思想教育、学业辅导、文化建设、生活服务、行为指导、安全防范“六位一体”建构课外培养体系,着力建设社区学院、钱伟长住宿书院两个示范点,通过设立党建工作室和党员示范岗、构建多种队伍协同机制、挖掘园区的隐形育人功能、实行学生自治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形成了初具
本书是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在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之际,为展现新时代北大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发挥优秀毕业生在广大青年学子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的毕业生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合集,发言内容为回顾母校时光,分享成长感悟,畅想未来愿景。本书收录了来自48家院系单位的48篇毕业生发言稿,根据发言稿主题内容、学生的个人经历和毕业去向等分为“问少年心事”“用青春完成作业”“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四个篇章。
本书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勾勒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画面,探寻英国教育制度和机构不断演进的内在逻辑,分析英国教育在社会变迁中形成的传统及面临的挑战,从而更好滴人士和理解英国教育的历史及特性,本选题的出版不仅可以弥补英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不足,为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贡献微薄之力,而且能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从发展战略视角,对南京理工大学创建七十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每个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的客观形势和背景、发展目标提出的过程,重点诠释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在近70年的建设历程中,学校秉承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凝练出“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提高质量。本书综合记述了南京理工大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以时间先后为
大学治理有效性的研究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是对治理进行理想化的描述缺乏对治理过程和有效性的实证化分析。本书对大学内部治理的有效性、治理中的角色扮演和二级学院治理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采用定量、访谈、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大学治理的结构、过程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其次,明确了大学治理结构、过程和重要的决策角色的性质,并将大学的治理结构和过程与治理有效性进行关联,确定了影响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最后,分析了大学治理的体制与机制保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