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收录的12个短篇,每篇都具有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故事在画面感极强的背景之下展开。在这块巨大的西伯利亚幕布之下,工人、农民、士兵、手工业者们的生活被伊万诺夫的妙笔生出无数精彩的故事。伊万诺夫擅长心理与细节描写,比如《冰窟》中的波格丹,《夜》中的阿方卡,《彩色的风》中的谢苗,伊万诺夫通过对他们心理活动的把握和对神态、动作等的细描,让这几个人物形象顿时清晰,跃然纸上。读者通过这些描写熟悉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对他们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抱持深刻的同情和理解。
《基坑》是俄语文学大师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格拉多夫城》《美好而狂暴的世界》《弗罗》《七月的雷雨》《回归》《第三个儿子》《基坑》《疑虑重重的马卡尔》等8部作品。
本书同名小说《基坑》是普拉东诺夫富于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的里程碑式中篇小说。该小说与《格拉多夫城》《美好而狂暴的世界》《疑虑重重的马卡尔》均为普拉东诺夫的早期代表作,糅合了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笔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作家以平实的语言和幽默戏谑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幅寓言性的图景,
本书从哲学、文化批判的视角出发,对现代、现代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反思。题目《瞧,这个诗人》显然是对尼采《瞧,这个人》的影射或者模仿。作者在这里接过尼采的思想大旗,继续了对现代性的精辟分析,并推进了尼采的批判。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诗人的本质,尤其澄清现代诗人(包括艺术家)的身位问题,并将诗人放到哲人-立法者的位置上,即使在现代,诗人仍然是一种道德伦理的倡导者、实践者、推行者,进而是世界的变革者。与此同时,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予以了观察和剖析。这是一部现代的文化史,是对灵魂和文化心理状态的分析,是
本书对德米特里诗学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著共六部分,分别从内外两个向度和语言、哲学、神话三个层次,考察德米特里诗学的产生、内涵、贡献和影响。第一章诗学产生机缘和第六章诗学影响是外部考察,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内部探索;第二章语言学诗学、第三章风格学诗学是现象层的考察;第四章哲学诗学既是德米特里诗学类型之一,更是对语言学诗学和风格学诗学的形而上思考,这三者都是理性诗学;第五章神话诗学,既是与理性诗学相对的一种非理性诗学,又是对诗学的非理性掘进。
1914年,丹麦女孩卡伦跟随新婚丈夫踏上非洲之行。在非洲,她遥望狮群,看斑马四散,等咖啡成熟。在非洲,她罹患疾病,历经离婚,惨遭破产……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悲剧与喜剧经常混淆不清。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但她终究找到了自己。今天的我们努力划桨,便能让未来的女孩们都有顺风送行。
本书是瓦尔泽一系列艺术随笔的结集。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批评,作为一位文学家,瓦尔泽在谈画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更具个人性,它深具感性的魅力,且不乏独到的见解,文笔隽永。无论是从瓦尔泽著作中译本出版角度来看,还是从艺术批评图书出版角度来看,这本集子都具有其独特性。包括《一位画家》《阿波罗与戴安娜》《梵·高的画》《关于梵·高》《一位女士的肖像》《(一)》《水彩画》《霍德勒的山毛榉林》《比利时艺术展》《勃鲁盖尔的画》等25篇内容。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强盗贵族、政治机器、新镀金时代。具体内容包括:安巴尼乐园;美好时光的开端;宝莱坞寡头的崛起;被改造的印度;欺诈季;金权政治;南方的裙带关系等。
兔子和刺猬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于是他们决定明天一起过生日。他们都为对方用心准备了生日礼物,嗯,真的是好棒的生日礼物!
本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为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作者高罗佩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的“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全书采纳高罗佩生前手绘插图。全书共8册。
本书为教材。莎士比亚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作品语言精巧,洞悉人性,既承袭古典文学之精华,又投射出早期现代的时代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及文化书写意义。教材分为六个单元:走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每个部分选取最经典的文本,通过深入细致的阅读、讲解,呈现出莎士比亚经典的文本魅力。教材力求从多元角度为读者提供具有可读性、系统性的现代导读。本教材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 系统完整。教材依据莎士比亚创作时间,将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为十四行诗、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这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