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替母亲断想;幻觉;过客;蝉声;漫长夏季;摇篮曲;美好下午;遗嘱;水:语言;深刻的晚餐;鲁山:一九二八年夜惊;鲁山八景之一:古琴台;森林之火;一种温度;杂说;地毯;解说;次出门的遭遇;风;三件东西;云且留住等。
本书是第七届铜铃山杯全国诗歌大赛作品的一个精选集,是国内诗人为浙江文成而写的优秀诗歌合集,收录了全国各地70余位诗人的诗作200余首。本书入选诗人阵容强大,覆盖面广,他们来自陕西、安徽、河北、山西、浙江、福建等地,其中有90后年轻一代的诗人,如谢健健、刘谷雨等,也有60后、70后较为成熟一些的诗人,如黑马、葛筱强等。所选诗歌语言优美,多层次地展示了文成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找斑鸠》《伐木者》《野鸭》《修剪》《山顶上的春天总是比别处短一些》《南风岭上的树》《墓园里的泥土和别处的泥土是一样的》《跳羚》《回家的路》《玻璃》《橘子在曲阜火车站的一种吃法》等。
本书集录作者近几十年的诗歌作品,主要有纪游、纪学、纪事、赠答、怀人、杂诗诸作,另有若干小词。作者祖籍桐城,家传诗学,在学术研究之余,喜事吟咏,其所做诗充发挥诗歌书写日常,吟咏情性的功能,渊懿典雅,有稗诗教,尤其“纪学”诗品学论文最见学人特色,“赠答”“怀人”诸诗对象亦多为学界中人,或追慕先贤,或同辈往来,或勉励后学,畅叙诗歌之情,颇得学问之乐,是一部较有代表性的学人诗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诗歌、散文二百多首( 篇),按内容分为“家国情怀”“呕歌时代”“故乡情深”“丝路胜迹”“英雄赞歌”“春华秋实”“自由放歌”“韶华有我”八章。作者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化为一字一句,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民追求新生活的礼赞,以及对家乡人文胜迹、历史人物、时令节序、诗意生活的记录与赞颂,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传达给读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书是作者2016年至2022年间创作现代诗与近体诗的合集,分为“家有考生”“父母乔迁”“著书立说”“本命年”“体裁渐丰”“知天命”等六大板块,以古运河边的春夏秋冬节气变化为主线,按亲情、赠答、旅行等分类,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诗歌体裁丰富,包括绝句、律诗、古风、长短句和现代诗等多种形式。作者将自己经历风霜雨雪、体会阴阳消长、陪伴花开叶落、感受岁月沧桑的深切体验,用诗歌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他在传统文化中追寻人生答案,也期待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生。
本书是一本以爱国为主题的诗集,分为士兵情和大地诗这两辑,分别集中表现了对士兵的情感和对祖国大地的情感,诗歌以现代诗为表现形式,情感真望,以继承民族传统、体现核心价值、弘扬爱国情怀为宗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具体践行。诗人在诗部的精神内核中通过语言艺术的形式,给人以温暖和浪漫,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和绵柔性,融合了家国情怀、悲悯万物、壮阁与柔情交织的风格,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在这本诗歌集中,许岚通过对故乡的河流、庄稼、花草、树木、风、霜、雨、露、亲人的讴歌,描绘了一幅一幅中国农业生态的绚烂风景。无论诗人对农事的铺展,农作物的刻写,还是对农人人伦日常的深情讴歌,都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所以同情心、悲悯心成为许岚的抒情方式和想象方式,温婉、关怀、无我、朴实成为许岚诗歌的抒情基调。
许岚所创作的诗歌是应时代而生的,不矫揉造作,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与这个伟大的时代相结合。形成新时代的诗歌形象。这一点很重要。一位诗歌评论家如此评价许岚的作品。
《伟大的蓝色》为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汤养宗的诗歌集,诗集共分4辑,收入其创作的诗歌100余首。作者通过生动平实的文字、借助跟海洋相关的各类简洁鲜明的意象刻画了作者眼中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本书收录了诗人梁景启近年来创作的诗、词、联作品约220首(副)。作品反映了北京市平谷区的山水田园、风土人情,特别是石林峡、梨树沟、丫鬟山等主要风景区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