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随想漫谈”“合肥记录”“皖籍人物”“行走记录”等七辑,内容涵括山村支教感想、书店行业困境探究、图书版本收藏、闲话庐剧春秋、皖籍古诗人简述、外地采风记录、生活随想等,既有对身边事物及生活的所想所感,更有对合肥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及当下合肥现状的描述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合肥人文历史变迁。
本书收录了《僭越的眼》《永远的田园》《一生像流水》《芬芳的色彩》《游荡的江湖》等篇,每篇文章都能反映出作者对散文创作的新理解:文章从生活中来,从历史中来,从思考中来,从调查中来。书稿中收录的作品涵括对岭南地域人文形成的探究,对岭南人闯荡世界的悲壮又辉煌的历程的回顾,对岭南有历史影响的人物、事件的追忆。
本书分为“所谓岁月”“闲话合肥”“街巷春秋”“尘世烟火”“信口说来”“有关图书”“政屏说蔬”七辑,记录了作者的阅读、思考和生活。
本书分人、情、事、物、家五个篇章。内容包括:遥望星空;拨弄弦音;大雪无痕;乡村夜话;醉汉黄昏;夜路惊魂;土泥墙下;驴儿记事;张记药铺;胡傻八爷;董氏老妪;淀上人家;一枚莲子等。
本书收录作者近二十年来从事社会教育、文化文艺工作时,所撰写发表的文章,均系作者对家庭、社会生活、青少年教育等领域的所思所感,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体现生命和城市的变迁变化,多为随笔、杂记,包含《城市》《家庭》《所遇》《旅行》《片羽》五章节;下部聚焦作者从事社会公益教育过程中,对音乐、文化、文学等的评论,分别以乐、文、艺、教、传五部分辑入。
本书是著名评论家仵埂的最新思想随笔集,收录了他近十年文艺评论写作的精选篇目,以感性形象的表达,展现他对历史文化、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哲学思考。这部思想随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界的那一缕讯息,回望历史人物,对比中西文化,以睿智的笔触记录了时代沧桑巨变在我们生活中的投射;第二部分缄默与沉思,探讨了时代与生活的困顿、冲突与缠绕,是对历史与当下现实的反思;第三部分惊诧与漠视,关注个体的特异性,挖掘日常中被忽视的生命异在与文化密码。作者善于将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艺术感悟和人生体验融汇于文章之中
本书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平凡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凝望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家国情。用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分享闲暇日子里的阅读喜悦、快意人生,与读者一起倾听人世冷暖,仰望智者智慧,体味厚重人生,播撒家国情怀。无论凡人的喜怒哀乐,还是智者的拨云见日,读来感觉人生也变得开阔豁达,不由得相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世间虽有悲欢离合,只要心有所向,春天就会落在肩膀上。
著名建筑学教授杨玄佁先生写于1976至1977年的随笔,作者深知即将离开他所眷恋的生活,不能再陪伴自己的两位还在婴幼儿成长阶段的孙辈,于是最后写成一本小书,用“天下的故事”——历史故事、哲理故事、人生故事、地理故事,用尽一辈子的人生感悟为孩子留下最后的“礼物”,这本书也适合天下的孩子阅读。辅文是孩子们已经人到中年后对外祖父的怀念,同样是满满的人生故事。全书配有数十幅插图,图文并茂。这不仅是写给自己家族的后辈的,更是写给所有"天下人"看的"天下的故事"。
《一生所求,不过爱与自由》收录了老舍、胡适、周树人、鲁迅、徐志摩、林徽因、萧红、朱自清这八位文学大家的散文作品,作家们在书中谈论亲情、友谊、久别的故乡、逝去的时光,人间草木等等,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