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回答的问题是:对于不同制度背景和科技能力的国家,应当如何开展科创合作?围绕这一问题,本书归纳了一带一路国家科创合作的主要形式,分科创投入、科创环境和科创产出三个维度建构了一带一路国家科创体系评估体系,实现对各国科创政策进行动态追踪。实证分析了影响各国科创产出的主要因素,为提升科创产出提供政策参考。通过分析各大科创强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影响力和比较优势,提出数字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和合作路径,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可行路径,实现普惠和互利,弥合数字鸿沟。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 21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运行特征, “不确定” 大概是最好的注脚。 本书旨在向读者呈现一名中国经济学人和资深财经专栏作家对 “萧条经济学” 再度回归的担忧, 对求解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战略思考。全书共分四篇14章:第一篇主要阐释“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包括经济达尔文主义导致的新危害、疫情之下大国的经济政策。第二篇主要分析全球经济发展为何不确定,包括从宏观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解读全球经济体系担保人缺失产生的影响、分析美国对中国施压的负效应等。第三篇主要说明中国
本书对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贫困现象与反贫困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代序等四个部分。代序部分对中日韩三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同发展路径进行了整体性呈现与分析;第一部分着眼理论反思,分别从贫困概念的形成与历史发展、工业发展与贫困问题生发路径,以及贫困测量与诊断等不同视角和方法对贫困问题加以考察;第二部分从制度与政策分析的角度对三国相关制度演变和反贫困政策推进做出专题分析;第三部分分别选取各国贫困相关的焦点议题或领域进行讨论,具体涵盖老年贫困、儿童贫困、住房贫困、工作贫困等。
截至2023年3月,金砖国家向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通报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RTA)有62个,其中巴西9个、俄罗斯12个、印度18个、中国16个、南非7个。然而,金砖国家之间并没有签署FTA,建立自贸区尚未被金砖国家机制提上议事日程。这显然与金砖国家大力推进务实合作,推动建立更全面和高水平合作关系的总体目标不符合,也与国际上区域合作一体化、各类多边自贸协定不断诞生、发展并总体大获成功的大趋势不协调。为此,本年度蓝皮书课题组邀约多位金砖国家研究专家学者集体探讨这一重大问题,旨在解析在多边
本书是不平等研究领军人物阿特金森的最后一本著作,对什么是贫困以及全球有多少贫困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鼓舞人心的分析。全书共十章,从测量贫困的基本原理开始,探讨如何重新测量全世界的贫困,然后讨论现有的数据实际上揭示的是什么。作者试图将国际组织对贫困的测量与各国国内的分析结合起来,对不同方法或来源所显示的贫困结构和变化的结论进行交叉核对,以提出不同方法得出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问题。最后,作者还讲述了关于贫困的测量因素,利用从国别报告中得出的贫困历史趋势和结构模式来阐明有关贫困的基本问题。
本文首先从供给与需求、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出发,给基本概念做定性分析;系统梳理西方供给思想的发展脉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运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均衡及失衡,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结构性平衡的重要性;梳理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行的经济政策;对比分析美日英三国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政策和改革结果;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总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特色,归纳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航天北京仿真中心和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公司在仿真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与仿真技术应用所进行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和产生重大效益的案例。内容包括“南水北调”工程仿真系统,引黄入晋工程全系统仿真,成都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管理及决策支持仿真系统,突发事件管理仿真实验系统框架,高科技动感仿真娱乐设备等。
“经济每月谈”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研讨活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秉承“创新、求实、睿智、兼容”的理念,自2009年7月,每月举行一次“经济每月谈”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就社会关注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2022年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世界经济与大国关系、加强国际合作、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
本书从探讨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理论关系出发,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为基础,揭示和刻画了经济结构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深入剖析了各类经济结构失衡现状及结构失衡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在深入阐述供需联动调控促进经济结构改善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基础上,提出为推进中国结构性改革而实施供给和需求双侧联动调控的内在要求、理论基础、特点以及手段方式,并针对产业、要素、投资、收入、资源配置体制等结构性改革重点调控领域进行深入的专题实证分析。最后,本书基于短期总量均衡和长期动态均衡
本书针对现代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缺陷、漏洞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创新,作者将自己近二十多年经济学研究成果全面总结给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答案。从基于GDP生产法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兼谈中国经济增长空间、动态货币数量论与央行运行货币总量管理规则、政府投资带动乘数与量化财政调控理论、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等方面阐述经济学,并提出了65个经济学理论,并逐一对其解读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