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密切关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新变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 从空间、技术、区域政策等三个维度探讨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与分散、形成国防科技工业新版图的内驱力、集聚经济来源, 以及区域政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 并结合国内外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试图为新时代调整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提供对策建议。
2023年,是实施医药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医保支付、药品储备、营销方式等方面将发生深刻变革。我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引擎,也成为学术界开展知识创新的重要方向和研究领域。本辑刊由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主席团成员担任编委,聚焦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并突出理论性、高端型、前沿性、先导性,推荐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以促进持续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公开共享。本辑刊汇聚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其*新研究成果,将数字经济治理领域面临的焦点与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国际间的对比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借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领域。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国家已将数字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手段。本书总体介绍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演进,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经济产业化的影响路径,提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指数体系,以及讨论两者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践举措和政策支持维度提出未来展望和发展建议。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并逐步形成云、边、端多级算力及协同服务范式。数据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但也导致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为此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指导数据中心产业规范化发展。中国联通作为“算力网络(简称算网)”概念的倡导者,专门组织多位专家,研究东数西算工程相关政策和算力网络协同发展关键技术,撰写了本书。本书共9章,首先分析东数西算的政策脉络、发展目标和当前
本报告从全球视角出发,构建了一套测度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TIMC指数)该指数选取数字技术(Technology)、数字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数字市场(Market)和数字治理(Govermance)四个维度,对全球106个经济体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多维度的度量。基于TIMC指数评级结果,本报告从全球、区域、国别等多个维度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比较,选取数字丝绸之路和数字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两个专题对TIMG指数在政策研究领域的应用进
本书立足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分别从环境绩效与碳绩效维度,探讨公众环境诉求这一软约束对工业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以期验证“波特假说”在非正式环境规制条件下的成立性。具体而言,本书对工业绿色发展绩效的不同分位点、异质性公众环境诉求对象等视角进行多维度检验;基于健康需求水平、财富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三个维度探讨公众环境诉求的耦合作用,以期契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视角厘清公众环境诉求对工业绿色发展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与传导机制,以期为形成公众—政府—企业三方
本书为五部分:分析土库曼斯坦的基本国情;梳理土库曼斯坦在民族-国家建设、超级总统制构建、伊斯兰世俗化发展情况、永久中立国政策和地区外交层面的成就;分析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身份如何塑造能源经济和地缘安全;分析土库曼斯坦的中立模式和能源战略在不同时期(天然气出口单一阶段、能源合作伙伴构建阶段和天然气出口多元化阶段)形成的阶段性特点。最后一部分用于总结。
本书通过梳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趋势,分析了典型国家、地区及典型行业代表企业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主要经验与政策工具。也通过中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能源转型的驱动因素,同时在碳中和背景下,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空间的跨期配置,分析碳市场价格趋势,最后提出能源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应对措施。
本书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中国中长期能源转型与碳排放定量分析模型,分情景对工业、建筑、交通和电力部门中长期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进行了展望分析,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中长期能源结构优化的目标、路径及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