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和根本目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入手,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基本理论、实现途径做了适度归纳,并对课程设计的概念、特点、模式和内容做了详细阐述,力图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内在关系,反映“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践过程和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视角,明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及方向。根据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研究经验,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类课程的优势、路径和方法,提供了多种类别的课程思政人文
本书把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词“核心素养”的概念引入高等学校育人目标的研究,以此从源头上推进大学教育改革。作者认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社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相对恒定的基本素质与核心品格,这就是21世纪未来社会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与素养。大学育人目标应从现有的空泛、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成功人士、专业人才等偏好向核心素养育人目标方向转变,以此推进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一系列深度改革创新。本书针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状态进行了理论设计与实证研究,建构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框架,对以素养导向的大学育人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全体教师在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下,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优秀思政案例集,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总结。案例分为8个主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在教学活动中有机融合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书中每一个案例都是专业教师通过多次教学实践精心打磨而成的,对案例所涉及的专业课程章节内容、思政元素的挖掘定位,以及二者融合的教学设计和相关特色均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因此,本书案例对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有较高的参考
制度自信是在制度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主观认知,但是制度自信不会自发形成,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和资源来实现。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本书以制度自信教育为逻辑起点,以阐释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为切入点,在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证研究和制度自信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法路径,充分发挥制度自信教育在讲好坚定制度自信道理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年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行思政课教师兼职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助教、学生骨干领学思政课三项制度,打造课上课下联动课堂,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路径。本书是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相关经验与体会的论文集,本书所含论文,能反映该校教学一线的课程思政融合的探
全书分4章。第一章共有9篇教研论文,主要从微观层面,结合广东各地实际,重点探讨了粤北、佛山、肇庆等区域的本土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路径。第二章共有9篇教研论文,主要从宏观层面,结合红色文化、百年党史、二十大精神等,探讨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第三章共有10篇教研论文,主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食文化、耕读文化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途径。第四章共有9篇教研论文,主要探讨抗疫精神、劳动教育以及元宇宙等视域下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本书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背景和学科视域出发,以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的理论、实践和方法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探究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的本体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其现实性和规律性,进而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建构了研究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不仅有利于深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且有利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书以网络信息传播的崛起为立论基点,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地位和功能、目标和原则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实际出发,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机制、队伍建设和改革途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本书总体内容设置的目的是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同时也能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希望本书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本书稿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进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等六章内容。
本书主要围绕用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引领展开阐述。论述了建党精神内涵,建党精神提出的逻辑背景,建党精神提出的重大意义;梳理了百年党奋斗的伟大历程中,中国青年在其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本身的发展,在建党精神形成的百年历程中青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青年是建党精神形成的主体之一;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用建党精神提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大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立德树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份子;提出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课路径分析,并附加建党精神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