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专门著作,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支撑,界定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概念、内涵、功能和特点,揭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动力和周期变化的规律,并独创性构建了精神、物质、政治、文化、安全为五大要素的国家凝聚力的研究体系。根据该理论体系,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轨迹,并分别从五大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五方面国家凝聚力各自具有的特征、包含因素以及在增强国家凝聚力中的作用、途径。后提出加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全面建设的措施和建议。本书可供各级决策部门
中国的民族学源自欧陆的传统,但在中国经过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迈进新时代的中国民族学,在学科建设、知识生产、理论提炼等诸方面,面对一个新起点。本书针对如何使民族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这一目标,在对“十三五”的总结、梳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份构建中国民族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可资参考的文本。
作为民族符号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将民族文化的实践研究与符号学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基于实证观察,从符号模式及修辞等视角,将萨满文化、匈牙利民族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与整体的符号系统分析进行了紧密的扣合;将符号体系视为透视民族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模式,将民族文化的互动视为语言隐喻的多渠道传播与意义流变,致力于挖掘符号在文化系统的建构中体现的规则和元语言,以及符号与该系统其他部分的关联和产生各种关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