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追溯导弹的起源开篇,以翔实的史料和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导弹技术的奥秘和发展趋势,荟萃导弹在多次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及俄乌战争中的典型战例,带你感受神奇导弹的力量之美。 本书适合广大青少年、部队基层官兵、兵器和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数量和物质因素必然会对战争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吗?这似乎是无可辩驳的。但斯蒂芬?比德尔质疑了这种说法,并在本书中系统考察了兵力部署是如何与物质因素相互作用,并最终决定战争结果的。作者强调了运用现代军事体系的必要性,认为兵力部署在现代战争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进入20世纪后,其帮助军队在致命武器下幸存的作用日益凸显。比德尔指出,技术变革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取决于兵力如何部署,仅仅关注物质力量会有犯下重大错误的风险,对政策和学术研究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作者还运用多种方法,对本书的观点
在综述战略决策、情报流程,以及情报与决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决策与战略情报的关系,建立了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研究了情报流程在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应用。最终提出了以“情景规划”为中心,由“需求管理(系统)”“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情报产品生产(系统)”“情报产品传递(系统)”四个环节及其内部微循环构成的情报流程模型。最后,以优化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为例,进行了情报流程的应用研究。
本书以美军网络空间作战概念、美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美国网络空间安全法规标准为重点,共分三篇。第1篇对美军作战概念的体系构成、发展特点,特别对网络空间作战概念内涵、演进及其与其他作战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网络威慑”“前沿防御”“分层网络威慑”“前出狩猎”等新近网络空间作战概念。第2篇基于美国2011年以来发布的网络空间战略政策文件,体系梳理了70余份战略政策,构建了“三层两维”的美国网络空间战略政策体系,并展开介绍了美国国家层面、美国国防部层面、美国国防部下属部门层面重点的战略政
从摩苏尔到孟买,从阿勒颇到马拉维,21世纪的主要军事战斗都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当今城市战争的决定性特征是什么?它的军事和政治影响是什么?本书通过对近期城市战争及其历史起因的深入分析,回答了这些关键问题。
本书力求从哲学最高普遍性上探究信息化战争的实质。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下,采用辩证唯物主义信息时代新形态之信息哲学的部分理论,对信息化战争实质及其相关哲学和军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认为信息时代的人类战争终归是信息化战争,备战这样的战争应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思维方式下,以全新的眼光看世界、看战争,改变对待人的根本态度,确立面向未来、开放动态的大战争观。
网络空间和网络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而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则成为预防和检测网络攻击的重要工具。《网络战中的智能方法(Springer精选翻译图书)》内容涵盖数据分析方法、入侵检测方法和网络攻击及其影响等主题。此书读者对象为想了解网络战中相关智能方法的初学者。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此书不能涵盖所有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此书仅作为了解上述三方面主题的引子,它反映了当上述问题出现之初时人们的思考过程,这也许就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对国外光电对抗装备发展情况的研究总结。全书共5篇幅, 含光电基础篇、光电威胁篇、对抗装备篇、作战应用篇、光电未来篇; 共计10个章节, 包括不可不说的光电常识、隐秘不宣的光电对抗、纵横四海的光电威胁、暗夜精灵之光电告警、天女散花之红外诱饵、隐真示假之伪装防护、拈花一指之激光干扰、百步穿杨之激光武器、飞龙在天之作战运用、未来发展之光电对抗。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述空间攻击,简要介绍了激光反卫星武器、粒子来、高功率微波武器、直接入轨式反卫导弹、共轨反卫、空天飞机、软杀伤、断筋斩链、导航战、浮空器、网电攻击、小卫星编队协同作战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空间防护,简要介绍了星载告警、隐身防护、攻击防护加固防护等防护手段。第三部分大空战支援方面,简要介绍了(天基/地基)空间态势感知、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天基定位、导航和投时(PNT)、成像侦察卫星等方面的装备。
本书是对作者十多年来在作战建模与仿真互操作标准领域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阶段性小结。本书是一本研究C2IS与OSS互操作标准方面基础性、综合性书籍, 涉及互操作标准的理论、数据模型、算法和工程实践的各个方面, 既有理论方法的系统表述和严格论证, 又有典型实例的验证分析, 反映了作战指挥、军事运筹、作战建模仿真和互操作标准领域的新思想和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