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麻醉学基本名词,内容包括麻醉学基础、麻醉药理学、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专科麻醉、重症监护与治疗、急救复苏、疼痛诊疗、麻醉科质量管理共8部分,共计2350条,基本涵盖了麻醉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麻醉学规范名词。
开展月球和火星等地外星球表面的长期驻留与开发是未来国际乃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极具战略意义。然而,实现该目标所遇到的重大瓶颈之一是如何就地解决航天员的食物等基本生存物资的生产问题。目前认为藻类在解决这一问题中有望会发挥重要作用,即通过其光合作用可以高效生产藻蛋白和氧气,并能够净化二氧化碳和污水。本书共包含16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前面部分,就太空藻类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作用意义、主要研究历史、重要研究装置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中间部分,详细介绍了在藻体的生长发育、细胞与生
内容简介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 是中国断裂构造型湖泊的典型代表。本书收录了云南九大湖泊硅藻植物,采用国际硅藻**分类系统,详尽描述了硅藻73属385种及变种。书中包括每个种的拉丁名、鉴定文献、形态学特征及分布等信息,并附有光学显微镜照片和部分扫描电镜照片,便于读者查询。
《青海西宁常见野生植物图鉴》及其附件《青海西宁野生植物名录》,依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排列系统,按照真藓门Bryophyta、地钱门Marchantiophyta、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排序,共收录了3门8纲48目117科482属1610种(包括部分亚种、变种、变型等)野生植物,其中,真藓门2纲11目24科47属69种;地钱门2纲3目6科6属8种;维管植物门4纲34目87科429属1533种。维管植物门包括木贼纲2目8科13属35种;石松纲1目1科1属2种;松纲3目3科
本书采用分子生物学、土壤生态学等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极端干旱区典型的多年生荒漠植物疏叶骆驼刺、花花柴、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及与它们根相关的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根相关微生物群落的构建过程、微生物与凋落物分解的内在联系、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海拔分布格局、豆科与非豆科植物种间互作的微生物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荒漠植物的逆境适应策略,并为区域退化植被的有效保护和稳定修复提供翔实的科学数据。
这是一部有关香味的博物志,讲述了熏香、香料、花园、香水等有关香味的一切。长期以来,植物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特性来塑造周围的世界。乳香树通过分泌乳香脂密封受伤的组织,以保护树木免受入侵病原体侵害;茉莉会产生一种含有芳樟醇分子的花香以吸引授粉的蛾子;花烟草则通过一种类似的芳香族化合物苄基丙酮来吸引传粉者。就植物而言,它们产生香味分子只是为了自己——繁殖、抵御和健康。但就人类而言,香味是一种良善的力量,并一直在寻找气味的来源和秘密。 珀尔斯汀将故事和科学融合在一起,调查植物产生的气味强烈的
本书分为叶、花与花序、果与种子3个部分,内容包括:叶的组成结构、叶的形态、花的形态结构、花序、传粉、果的形成与结构、果的类型、种子、果和种子的传播机制等。
本书共有五章,第一章从化石及现代分子系统发育方面介绍了梨属的起源及其在地球上的分布。第二章介绍了形态学时代和分子生物学时代的蔷薇科植物分类的变化,梨属植物在蔷薇科的地位,东西方梨属植物种,中国梨属种分类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从文字、考古学等证据阐述了栽培梨的起源、品种的发展史,从历史文献和分子证据论证了栽培梨系统及栽培群的分化。第四章选择对现代梨的改良做出重要贡献的地方品种、在产业上发挥或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品种以及在某一区域知名的品种进行介绍,主要介绍品种的来源、育种或发现过程、历史、对产业和
大别山跨鄂、豫、皖三省,其中鄂东大别山植物区系丰富,被誉为中原地区的物种资源库和生物基因库,也是湖北境内幸存的唯一一块较完整的华东植物区系代表地。《湖北大别山常见药用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基于大别山植物科考30余年的工作积累,从植物种名、关键识别特征、释名解义、入药部位及性味功效、经方验方应用例证、中成药应用例证、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主要介绍了鄂东大别山地区常见药用一二年生植物,将植物学和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应用性与本草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图文并茂,自成体系,对中医药大健康资源的挖掘利用
本书在对黄河三角洲植物区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书中包括84科300多种植物,对每个物种进行了形态、分布和范围的简要描述,每个物种附有一幅彩色图片。为了方便读者能简捷直观地鉴定、识别常见植物种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采用通俗易懂术语,利用植物茎、叶、花、果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对植物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