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10个模块,包括岗位认识与教学设计、园艺苗圃地的选择与规划、实生繁殖技术、嫁接繁殖技术、扦插繁殖技术、压条繁殖技术、分株繁殖技术、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工厂化育苗繁育技术和常见园艺苗木繁育技术,共32个工学结合项目。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分布集中,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可采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陷入森林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诅咒”困境。本书立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缺口和黑龙江省林区补偿的现实需求,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识别多元化补偿主体,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框架,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政府补偿监管效率、揭示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和居民补偿支付意愿是实现多元化补偿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书以云南省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森林(思茅松天然林、思茅松人工林和桉树人工林)的皆伐样地(100m×30m)的各维量生物量(木材、树皮、树干、树枝、枝叶、树冠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3种典型森林单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各维量的空间效应变化;在空间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林木的空间位置信息,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回归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建模技术,构建不同维量生物量的全局空间回归模型、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一步检测单木各维量生物量的空间效应,并分析
本教材全面介绍了古树 保护的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 与措施,共8章内容,包括 绪论、我国古树保护法律法 规历史沿革、我国古树保护 法律渊源、古树保护的基本 原则、古树资源管理制度、 古树保护管理制度、古树保 护管理措施和违反古树保护 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教材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 础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古树保护 管理的基础理论、政策和法 律法规。 本教材既可作为普通高 等院校林学、园林、风景园 林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 研
本书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林业固碳和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以竹林扩张为切入点,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系统论述了竹林扩张不同阶段和不同林分类型、竹林扩张区域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分解、扩张管控等因素影响下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响应及机制。同时基于当前研究,针对未来竹林扩张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应用互补 DNA(cDNA)文库分析及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比较组学分析技术,从形成层相关基因的季节性表达,不同茎节木材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激素处理下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以及应拉木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蛋白质及代谢水平的变化分析入手,建立系统的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木材形成的分子表达谱,揭示白桦木材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从全基因组层面鉴定白桦木材形成相关基因,为白桦木材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为白桦分子改良提供基因资源。
本教材就林业生物技术 中3个主要应用方向(细胞 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 )中的基本操作开展了论述 。在细胞工程中,讲述了无 菌苗的获取、外植体的分化 与再生、组培苗的后期培养 ;在基因工程中,讲述了如 何以杨树为主要受体,开展 目标基因的获得、载体的构 建、遗传转化、转基因阳性 苗的筛选和鉴定等基本操作 ;在分子标记中,讲述了 SSR和SNP分子标记的基本 概念、分子标记的筛选和鉴 定等一系列基本操作。本教 材可作为林学类生物技术课 程实验教学的主要
森林经理学(第5版)在 继承森林经理学经典内容的 同时,也充分吸纳了国内外 森林经理领域最新的理论技 术和研究成果,在各章的主 要内容中都增加或更新了实 际应用的案例,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便于读者理解和掌 握。本教材共10章,主要内 容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森林的理想结构、森林成 熟与经营周期、森林区划与 组织经营单位、森林调查、 森林收获调整、森林资源评 价、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经 营决策等。 本教材可以作为林学类 、林业经济等专业的教科书
本书是根据林木遗传育种学教学体系、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以热带树种为实验材料,融合海南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课程教学中多年的经验积累,并借鉴其他高校开展相关课程的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共设计20个实验,基本以热带树种为实验材料,内容涵盖了细胞学基础、杂交育种、倍性育种、选择育种、性状遗传、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本书可以作为林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热带林木遗传育种实验课程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林学专业育种实践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